标题:劫 内容: 【劫】 p0704 大毗婆沙论一百三十五卷十四页云:劫名何法? 答:此增语所显半月、月、时、年。 问:何故作此论? 答:为释经故。 如契经说:有一苾刍、来诣佛所,顶礼双足,却住一面;白世尊言:佛恒说劫。 此为何量? 佛言:苾刍! 劫量长远,非百千等岁数可知。 苾刍复言:有譬喩不? 世尊言:有。 今为汝说。 如近城邑,有全段石山,纵广高量,各逾缮那。 迦尸细缕,百年一拂。 山已磨灭,此劫未终。 苾刍当知,汝等长夜经此劫数无量百千,在于地狱傍生鬼趣,及人天中;受诸剧苦。 生死轮转,未有尽期。 何得安然不求解脱。 彼经即是此论所依。 经虽说劫;未分别劫体是何。 今欲分别,故作斯论。 问:何故但说半月月时年为劫;不说剎那、腊缚、牟呼栗多、昼夜、以为劫耶? 答:应说而不说者;当知此义有余。 有说:此中举粗摄细。 谓剎那等细,半月月等粗。 若说粗;当知已说细。 由积细时为粗时故。 有说:此中举近摄远。 谓劫近为半月等所成,半月等复为剎那等成。 故说近时,亦已说远。 劫体是何? 有说:是色处。 云何知然? 如施设论说:劫初时人,身光恒照。 以贪味故;光灭暗生。 于是东方有日轮起,光明晖朗。 同于昔照。 见已;喜曰:天光来来。 以天光来,故名为昼。 须臾未几,日轮西没,暗起如先。 见已叹言:天光没没。 以天光没、故名为夜。 由此证知劫体是色。 劫体皆积昼夜成故。 如是说者,昼夜等位,无不皆是五蕴生灭。 以此成劫,劫体亦然。 然劫既通三界时分;故用五蕴四蕴为性。 已说自性;所以今当说。 何故名劫? 劫是何义? 答:分别时分,故名为劫。 谓分别剎那、腊缚、牟呼栗多时分,以成昼夜。 分别昼夜时分,以成半月月时年。 分别半月等时分,以成于劫。 以劫是分别时分中极,故得总名。 声论者言:分别位故;说名为劫。 所以者何? 劫是分别有为行中,究竟位故。 劫有三种。 一、中间劫。 二、成坏劫。 三、大劫。 中间劫复有三种。 一、减劫,二、增劫,三、增减劫。 减者:从人寿无量岁,减至十岁。 增者:从人寿十岁,增至八万岁。 增减者:从人寿十岁,增至八万岁;复从八万岁,减至十岁。 此中一减一增,十八增减,有二十中间劫。 经二十中劫,世间成。 二十中劫,成已住。 此合名成劫。 经二十中劫,世间坏。 二十中劫,坏已空。 此合名坏劫。 总八十中劫,合名大劫。 成已住中二十中劫,初一惟减;后一惟增。 中间十八,亦增亦减。 问:此三谁最久? 有说:减劫最久,增劫为中,增减最促。 谓身有光时所经时久;非身光灭,乃至于今。 食地味时,所经时久;非地味灭,乃至于今。 食地饼时,所经时久;非地饼尽,乃至于今。 食林藤时,所经时久;非从彼尽,乃至于今。 食自然稻时,所经时久;非从彼尽,乃至于今。 故此减劫,时最为久。 如是说者,初减后增,中间十八,此二十劫,其量皆等,于惟减时,佛出于世。 于惟增时,轮王出世。 于增减时,独觉出世。 问:施设论说:人中四洲,由日月轮以辩昼夜。 欲天昼夜,云何得知? 答:因相故知。 谓彼天上,若时钵特摩华合,殟钵罗华开,众鸟希鸣,凉风疾起,少欣游戏,多乐睡眠;当知尔时说名为夜。 若时殟钵罗华合,钵特摩华开,众鸟和鸣,微风徐起,多欣游戏,少欲睡眠;当知尔时说名为昼。 发布时间:2025-05-20 19:40:31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37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