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那烂陀僧伽蓝 内容: 【那烂陀僧伽蓝】 p0697 西域记九卷十六页云:城南门外道左,有窣堵波。 如来于此说法,及度罗怙罗。 从此北行三十余里,至那烂陀(唐言施无厌)僧伽蓝。 闻之耆旧曰:此伽蓝南庵没罗林中,有池,其龙名那烂陀。 傍建伽蓝,因取为称。 从其实义,是如来在昔修菩萨行,为大国王,建都此地。 悲愍众生,好乐周给。 时美其德,号施无厌。 由是伽蓝因以为称。 其地本庵没罗园。 五百商人,以十亿金钱,买以施佛。 佛于此处,三月说法。 诸商人等、亦证圣果。 佛涅槃后,未久,此国先王铄迦罗阿逸多,(唐言帝日)敬重一乘,遵崇三宝。 式占福地,建此伽蓝。 初兴功也,穿伤龙身。 时有善占尼干外道,见而记曰:斯胜地也。 建立伽蓝,当必昌盛,为五印度之轨则,逾千载而弥隆。 后进学人、易于成业。 然多欧血。 伤龙故也。 其子、佛陀桠多王,(唐言觉护)继体承统,聿遵胜业。 次此之南,又建伽蓝。 呾他揭多桠多王,(唐言如来)笃修前绪;次此之东,又建伽蓝。 婆罗阿迭多(唐言幻日)王之嗣位也,次此东北,又建伽蓝。 功成事毕,福会称庆。 输诚幽显,延请凡圣。 其会也,五印度僧、万里云集。 众坐已定,二僧后至。 引上第三重阁。 或有问曰:王将设会,先请凡圣。 大德何方,最后而至? 曰:我至那国也。 和上婴疹,饭已方行。 受王远请,故来赴会。 问者惊骇,遽以白王。 王心知圣也。 躬往问焉。 迟上重阁,莫知所去。 王更深信,舍国出家。 既出家已;位居僧末,心常怏怏,怀不自安。 我昔为王,尊居最上。 今者出家,卑在众末。 寻往白僧,自述情事。 于是众僧和合,令未受戒者,以年齿为次。 故此伽蓝,独有斯制。 其王之子代阇罗,(唐言金刚)嗣位之后,信心贞固。 复于此西建立伽蓝。 其后中印度王、此北复建大伽蓝。 于是周垣峻峙,同为一门。 既历代君王、继世兴建,穷诸剞劂;诚壮观也。 帝曰王本伽蓝者,今置佛像。 众中日差四十僧就此而食,以报施主之恩。 僧徒数千,并俊才高学也。 德重当时,声驰异域者,数百余矣。 戒行清白,律仪淳粹。 僧有严制,众咸贞素。 印度诸国,皆仰则焉。 请益谈玄,竭日不足。 夙夜警诫,少长相成。 其有不谈三藏幽旨者,则形影自愧矣。 故异域学人、欲驰声问,咸来稽疑,方流雅誉。 是以窃名而游,咸得礼重。 殊方异域,欲入谈议门者,诘难多屈而还。 学深今古,乃得入焉。 于是游客后进,详论艺能。 其退走者、固十七八矣。 二三博物,众中次诘,莫不挫其锐,颓其名。 若其高才博物,强识多能,明德哲人,聨晖继轨。 至如护法护月,振芳尘于遗教;德慧坚慧,流雅誉于当时。 光友之清论,胜友之高谈。 智月则风鉴明敏,戒贤乃至德幽遂。 若此上人、众所知识。 德隆先达,学贯旧章。 述作论释,各十余部。 并盛流通,见珍当世。 伽蓝四周,圣迹百数。 举其二三,可略言矣。 发布时间:2025-05-20 19:29:33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37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