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言屈 内容: 【言屈】 p0699 瑜伽十五卷十七页云:言屈者:如立论者,为对论者之所屈伏,或托余事、方便而退;或引外言;或现愤发;或现瞋恚;或现憍慢;或现所覆;或现恼害;或现不忍;或现不信;或复默然;或复忧戚;或竦肩伏面;或沉思词穷。 假托余事方便而退者:谓舍前所立,更托余宗;舍先因喩同类异类现量比量及正教量,更托余因,乃至正教。 引外言者:谓舍所论事,论说饮食王臣盗贼衢路倡秽等事。 假托外缘,舍本所立,以遣他难。 现愤发者:谓以粗犷不逊等言、摈对论者。 现瞋恚者:谓以怨报之言、责对论者。 现憍慢者:谓以卑贱种族等言、毁对论者。 现所覆者:谓以发他所覆恶行之言、举对论者。 现恼害者:谓以害酷怨言、骂对论者。 现不忍者:谓发怨言、怖对论者。 现不信者:谓以毁坏行言、谤对论者。 或默然者:谓语业顿尽,或忧戚者:谓意业焦恼。 竦肩伏面者:谓身业威严而顿萎顇。 沉思词穷者:谓才辩俱竭。 由如是等十三种事,当知言屈。 前二、妄行矫乱;中七、发起邪行;后四、计行穷尽。 是名言屈,堕在负处。 发布时间:2025-05-20 19:29:19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37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