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薄伽梵歌 内容: 梵名 Bhagavad-gītā。 又作圣婆伽梵歌。 意译为世尊歌。 为古代印度之宗教诗。 即大叙事诗(梵 Mahābhārata,音译摩诃婆罗多)第六卷毗须摩品中第二十五章至四十二章部分。 其作者与著作年代不详,约作于西元一世纪顷。 意谓“神圣之神歌”,为印度教毗湿奴派之圣典,至今全印度教徒仍视为圣典而普遍读诵。 内容主要摄取数论、瑜伽、吠坛多三派之哲学思想与伦理观念,宣扬通过修练瑜伽,使个体灵魂“我”及宇宙灵魂“梵”相结合,以达到脱离生死轮回之最高境界(涅槃)。 即藉由阿耳柔那王子(梵 Arjuna)与毗湿奴之化身吉栗瑟拏(梵 Krsna)之对话,强调无执着之行为是人类唯一应尽之道,即依正智而发展出智行合一思想,视为解脱之道。 而易行之解脱道,则端赖于对唯一神之绝对信爱(梵 bhakti),此说遂成为毗湿奴派发展之起源。 印度教哲学思想之发展,即常以注释薄伽梵歌之形式出现。 [F. Edgerton: The Bhagavad Gītā, 2 vols. , 1946、圣婆伽梵歌(高楠顺次郎)] p6511 发布时间:2025-05-20 18:39:23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35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