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罗悟空 内容: (1442~1527)为明清时代民间宗教无为教之开祖,其后我国东南一带之斋教龙华派亦推之为开祖。 山东即墨牢山(崂山)人。 又名罗因、罗清、罗静、罗清庵。 字怀清、爱泉。 号无为居士、静卿、孟鸿、一清道人。 法号普仁。 自幼孤苦,三岁丧父,七岁丧母,赖其叔罗奎抚育,以采樵为生,备尝人世酸楚。 十四岁时,代其叔赴密云卫从军。 尝随军征伐巫人之乱。 退伍还乡后,有出世之志,遂皈依佛教。 初入净土法门,念佛八年,自觉不契,乃转学自力教,钻研金刚般若科仪,并四处参访。 后至池州府九华山白云洞礼临济宗系统之李头陀为师,并日夜勤修坐禅。 李师乃赐法名为真慧,号悟空。 至罗氏四十一岁时(一说五十二岁,或谓六十七岁),自觉彻悟心地法门,透视宇宙实相。 罗氏根据金刚般若经之思想,力说无为解脱之无为法,弘传个人主义倾向之勤学清修宗风,当时之禅僧及学法居士追随者极众。 罗氏著有苦功悟道卷、叹世无为卷、破邪显正钥匙卷(上下两册)、正信除疑自在卷、巍巍不动泰山深根结果宝卷等,称为“五部六册”,开始无为教之弘传。 初赴北京度化刘木通等人,法缘甚盛。 曾蒙明武宗敕封为“齐天大德护国真人”,而于金銮殿上说法。 未久因信众过于踊跃,为人进谗于官府,被捕入狱数年。 出狱后,在北京建立白衣道场。 嘉靖六年殁。 罗氏所创无为教之末流至清代演成江南一带之罗教,倾向秘密传教之性质,常被视为与白莲教同类之邪教而受查禁。 然大抵而言,清代之罗教结社仅以罗悟空为信仰上之开祖,而其组织与结社性质实已异于罗氏所创之无为教。 又除上记之外,罗氏另著有悟道行脚记等文。 (参阅“无为教”5113) p6676 发布时间:2025-05-20 18:04:06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34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