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受蕴 内容: 【受蕴】 p0723 如五蕴中说。 二解 如名色差别中说。 三解 五蕴论二页云:云何受蕴? 谓三领纳。 一、苦,二、乐,三、不苦不乐。 乐、谓灭时有和合欲。 苦、谓生时有乖离欲。 不苦不乐,谓无二欲。 四解 广五蕴论三页云:云何受蕴? 受有三种。 谓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 乐受者:谓此灭时,有和合欲。 苦受者:谓此生时,有乖离欲。 不苦不乐受者:谓无二欲。 无二欲者:谓无和合,及乖离欲。 受、谓识之领纳。 五解 俱舍论一卷十一页云:受蕴谓三领纳随触。 即乐、及苦、不苦不乐。 此复分别,成六受身。 谓眼触所生受,乃至意触所生受。 六解 法蕴足论九卷十页云:云何受蕴? 谓诸受、等受、别受、受性、受所摄,是名受蕴。 复有二受,说名受蕴。 谓身受心受。 云何身受? 谓五识身相应诸受,乃至受所摄,是名身受。 云何心受? 谓意识相应诸受,乃至受所摄,是名心受。 复有二受,说名受蕴。 谓有味受、无味受。 云何有味受? 谓有漏作意相应诸受,乃至受所摄,是名有味受。 云何无味受? 谓无漏作意相应诸受,乃至受所摄,是名无味受。 有作是说:欲界作意相应受,名有味受。 色无色界作意相应受,名无味受。 今此义中,有漏作意相应受,名有味受。 无漏作意相应受,名无味受。 如有味受、无味受,如是堕受、不堕受,躭嗜依受、出离依受,顺结受、不顺结受,顺取受、不顺取受,顺缠受、不顺缠受,世间受、出世间受,亦尔。 复有三受,说名受蕴。 谓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 云何乐受? 谓顺乐触所生身乐心乐,平等受受所摄,是名乐受。 复次修初第二第三静虑顺乐受触所起心乐、平等、受受所摄,是名乐受。 云何苦受? 谓顺苦触所生身苦心苦,不平等受受所摄,是名苦受。 云何不苦不乐受? 谓顺不苦不乐触所生身舍心舍,非平等非不平等受受所摄,是名不苦不乐受。 复次修未至定,静虑中间,第四静虑,及无色定,顺不苦不乐触所生心舍,非平等非不平等受受所摄,是名不苦不乐受。 复有四受说名受蕴。 谓欲界受、色界受、无色界受、不系受。 云何欲界受? 谓欲界作意相应诸受,乃至受所摄,是名欲界受。 云何色界受? 谓色界作意相应诸受,乃至受所摄,是名色界受。 云何无色界受? 谓无色界作意相应诸受,乃至受所摄,是名无色界受。 云何不系受? 谓无漏作意相应诸受,乃至受所摄,是名不系受。 复有五受,说为受蕴。 谓乐受、苦受、喜受、忧受、舍受。 如是五受,广说如根品。 复有六受,说为受蕴。 谓眼触所生受,耳鼻舌身意触所生受。 云何眼触所生受? 谓眼及色为缘,生眼识。 三和合故,生触。 触为缘故,生受。 此中眼为增上,色为所缘,眼触为因,眼触为等起,是眼触种类,是眼触所生,与眼触所生,作意相应,于眼识所了别色,诸受;乃至受所摄;是名眼触所生受。 如是耳鼻舌身意触所生受,广说亦尔。 七解 集异门论十一卷一页云:云何受蕴? 答:诸所有受,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劣、若胜,若远、若近;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说名受蕴。 诸所有受者:云何名为诸所有受? 答:尽所有受,谓六受身。 何等为六? 谓眼触所生受,耳鼻舌身意触所生受。 如是名为诸所有受。 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者:云何过去受? 答:若受,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转,已现转;已聚集,已出现;落谢过去,尽灭离变;过去性,过去类,过去世摄;是名过去受。 云何未来受? 答:若受,未已起,未已等起;未已生,未已等生;未已转,未已现转;未聚集,未出现;未来性,未来类,未来世摄;是名未来受。 云何现在受? 答:若受,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转,已现转;聚集出现,住、未已谢,未已尽灭,未已离变,和合现前;现在性,现在类,现在世摄;是名现在受。 若内若外者:云何内受? 答:若受、在此相续,已得不失;是名内受。 云何外受? 答:若受、在此相续,或本未得,或得已失。 若他相续。 是名外受。 若粗若细者:云何施设粗受细受? 答:观待施设粗受细受。 复如何等? 答:若观待无寻唯伺受;则有寻有伺受名粗。 若观待有寻有伺受;则无寻唯伺受名细。 若观待无寻无伺受;则无寻唯伺受名粗。 若观待无寻唯伺受;则无寻无伺受名细。 若观待色界受;则欲界受名粗。 若观待欲界受;则色界受名细。 若观待无色界受;则色界受名粗。 若观待色界受;则无色界受名细。 若观待不系受;则无色界受名粗。 若观待无色界受;则不系受名细。 如是施设粗受细受。 如是名为若粗若细。 若劣若胜者:云何施设劣受胜受? 答:观待施设劣受胜受。 复如何等? 答:若观待有覆无记受;则不善受名劣。 若观待不善受;则有覆无记受名胜。 若观待无覆无记受;则有覆无记受名劣。 若观待有覆无记受;则无覆无记受名胜。 若观待有漏善受;则无覆无记受名劣。 若观待无覆无记受;则有漏善受名胜。 若观待无漏善受;则有漏善受名劣。 若观待有漏善受;则无漏善受名胜。 若观待色界受;则欲界受名劣。 若观待欲界受;则色界受名胜。 若观待无色界受;则色界受名劣。 若观待色界受;则无色界受名胜。 若观待不系受;则无色界受名劣。 若观待无色界受;则不系受名胜。 如是施设劣受胜受。 如是名为若劣若胜。 若远若近者:云何远受? 答:过去未来受。 云何近受? 答:现在受。 复次云何远受? 答:若受过去,非无间灭;若受未来,非现前起;是名远受。 云何近受? 答:若受过去,无间已灭;若受未来,现前正起;是名近受。 如是名为若远若近。 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者:云何一切略为一聚? 答:推度思惟称量观察,集为一聚,是故名为如是一切略为一聚。 说名受蕴者:云何说名受蕴? 答:于此受蕴,显受显蕴显身显聚。 是故名为说名受蕴。 八解 品类足论二卷十四页云:受蕴云何? 谓六受身。 即眼触所生受,乃至意触所生受。 发布时间:2025-05-20 15:43:41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31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