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阿毗达磨自性 内容: 【阿毗达磨自性】 p0778 大毗婆沙论一卷七页云:问:阿毗达磨自性云何? 答:无漏慧根以为自性。 一界、一处、一蕴、所摄。 一界者:谓法界。 一处者:谓法处。 一蕴者:谓行蕴。 若兼相应、及取随转;三界、二处、五蕴、所摄。 三界者:谓意界、法界、意识界。 二处者:谓意处、法处。 五蕴者:谓色蕴乃至识蕴。 如契经说:此药叉天、于长夜中,其心质直;无有谄诳。 诸有所问、皆为了知,不为娆乱。 我以甚深阿毗达磨、恣彼意问。 此中何者甚深阿毗达磨? 谓无漏慧根。 又契经说:此筏蹉氏、及善贤外道、并梵寿婆罗门、皆于长夜、其性质直,无谄无诳;诸有所问、皆为了知,不为娆乱。 我以甚深阿毗达磨、恣彼意问。 此中何者甚深阿毗达磨? 谓无漏慧根。 又如佛告西儞迦言:我有甚深阿毗达磨,难见难觉,不可寻思,非寻思境。 唯有微妙聪睿智者,乃能知之。 非汝浅智之所能及。 所以者何? 汝于长夜,异见、异忍、异欲、异乐。 此中何者甚深阿毗达磨? 谓空无我、及如实觉。 所以者何? 以彼外道、恒妄计我。 空无我性,非彼所及。 又如佛告邬陀夷言:汝是愚夫,盲无慧目。 云何乃与上座苾刍、共论甚深阿毗达磨。 此中何者甚深阿毗达磨? 谓灭定退、及如实觉。 又如佛告阿难陀言:我有甚深阿毗达磨。 谓诸缘起、难见难觉,不可寻思,非寻思境。 唯有微妙聪睿智者、乃能知之。 此中何者甚深阿毗达磨? 谓因缘性、及如实觉。 又契经说:我有甚深阿毗达磨。 谓缘性缘起。 此处甚深,难见难觉,不可寻思,非寻思境。 唯有微妙聪睿智者,乃能知之。 复有甚深阿毗达磨。 谓一切依,皆永舍离,爱尽离染寂灭涅槃。 此最甚深,难见难觉。 广说如前。 此中何者甚深阿毗达磨? 谓因缘性、及彼寂灭、并如实觉。 又如佛告阿难陀言:复有甚深阿毗达磨。 谓有余法、相似甚深;我于其中,自觉正说。 此中何者甚深阿毗达磨? 谓诸见趣、及如实觉。 又契经说:我有甚深阿毗达磨。 谓一切法、甚深故难见,难见故甚深。 此中何者甚深阿毗达磨? 谓一切法性、及如实觉。 虽此等经中、随别意趣,作种种异说;然阿毗达磨胜义自性,唯无漏慧根。 即由此故;发起世间修所成慧。 谓暖、顶、忍、世第一法。 以能别观四圣谛故;亦得名为阿毗达磨。 又由此故;发起殊胜思所成慧。 谓不净观、持息念等。 以能别总观诸蕴故;亦得名为阿毗达磨。 又由此故;发起殊胜闻所成慧。 分别诸法自相共相,建立诸法自相共相;害实物愚、及所缘愚。 以于诸法不增减故;亦得名为阿毗达磨。 又由此故;发起殊胜生处得慧。 以于三藏十二分教,能受、能持、思量、观察、不谬转故;亦得名为阿毗达磨。 复由如是资粮摄持,无漏慧根,转得明盛。 是故亦名阿毗达磨。 问:若阿毗达磨、唯无漏慧根为自性者;何故此论复名阿毗达磨? 答:阿毗达磨具故,亦名阿毗达磨。 如处处经中,于彼彼具,立彼彼名;此亦如是。 谓如于乐具,立以乐名。 如伽他说:食所乞食乐,衣随得衣乐,经行山林乐,栖隐岩窟乐。 饮食衣等,体实非乐。 胜义乐者,谓诸乐受。 或有说者,亦轻安乐。 然衣食等,是乐具故;于伽他中,亦说为乐。 又如于垢具,立以垢名。 如伽他说:女是梵行垢,女损害众生。 苦梵行所净,非由水能洗。 女实非垢。 胜义垢者,谓贪瞋痴。 然伽他中,说女为垢。 是垢具故。 又如于漏具,立以漏名。 如说七漏,是损害。 是烧然,是苦恼。 根等实非漏;是漏具故;立以漏名。 胜义漏唯三。 谓欲漏、有漏、无明漏。 又如于随眠具、立随眠名。 如契经说:苾刍当知,色是随眠,随增随死。 若随增,即随死。 若随死,即随取。 若随取,即随缚。 色非随眠;胜义随眠、唯有七种。 然经说色是随眠者,随眠具故。 又如于味具,立以味名。 如契经说:苾刍当知,眼味妙色,色是魔钩。 眼实非味;胜义味者,谓所生爱。 然契经说眼味色者,是味具故。 又如于欲具,立以欲名。 如契经说:欲者是何? 谓五妙欲。 又如颂言:如是五妙欲,可爱可欣乐;可意欲所牵,能令心染着。 色等非欲;胜义欲者,谓于彼爱。 然经颂说彼是欲者,是欲具故。 又如于退具,立以退名。 如契经说:有五因缘,令时解脱阿罗汉退。 一、营事业,二、乐戏论,三、和诤讼,四、好远行,五、遇长病。 非营事等是能退体;胜义退者,谓一切不──善有──覆──无──记法。 然契经中说营事等是能退者,谓退具故。 又于业具,立以业名。 如契经说:有三种意故思恶不善业,若作,增长;感非爱异熟。 谓贪欲、瞋恚、邪见。 非贪欲等是实意业;胜义意业、谓意俱思。 然契经中名意业者,谓是不善意业具故。 又如于异熟因具,立异熟因名。 如彼尊者无灭所说:我由一食异熟因故;七生天上,七生人中。 于最后身、得尽诸漏。 非即一食,是异熟因;胜义异熟因者,谓诸不善善有漏法。 然彼尊者、即说一食为异熟因;是彼具故。 如于此等处处经中,以彼彼名、说彼彼具。 此论亦尔。 是阿毗达磨具故,亦名阿毗达磨。 如是胜义阿毗达磨自性,唯是无漏慧根。 一界、一处、一蕴、所摄。 若兼相应、及取随转;三界、二处、五蕴、所摄。 余资粮等、皆是世俗阿毗达磨。 是名阿毗达磨自性。 如说自性,我物自体相分本性,当知亦尔。 发布时间:2025-05-20 15:28:53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31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