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阿赖耶识 内容: 【阿赖耶识】 p0776 瑜伽七十六卷一页云:亦名阿赖耶识,何以故? 由此识、于身摄受藏隐,同安危义故。 二解 摄论一卷三页云:此中最初、且说所知依、即阿赖耶识。 世尊何处说阿赖耶识名阿赖耶识? 谓薄伽梵、于阿毗达磨大乘经伽他中说: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 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 即于此中、复说颂曰:由摄藏诸法一切种子识,故名阿赖耶。 胜者我开示。 如是且引阿笈摩证。 复何缘故此识说名阿赖耶识? 一切有生杂染品法、于此摄藏为果性故。 又即此识、于彼摄藏为因性故。 是故说名阿赖耶识。 或诸有情、摄藏此识为自我故。 是故说名阿赖耶识。 三解 显扬一卷一页云:阿赖耶识者:谓先世所作增长业烦恼为缘,无始时来戏论熏习为因,所生一切种子异熟识、为体。 此识、能执受了别色根、根所依处、及戏论熏习。 于一切时,一类生灭,不可了知。 又能执持了别外器世界。 与不苦不乐受等相应。 一向无覆无记。 与转识等作所依因。 与染净转识受等俱转。 能增长有染转识等为业,及能损减清净转识等为业。 云何知有此识? 如薄伽梵说:无明所覆,爱结所系,愚夫感得有识之身。 此言显有异熟阿赖耶识。 又说:如五种子,此则名为有取之识。 此言显有一切种子阿赖耶识。 又说: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 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 四解 成唯识论二卷八页云:论曰:初能变识、大小乘教、名阿赖耶。 此识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义故。 谓于杂染、互为缘故。 有情执为自内我故。 此即显示初能变识所有自相。 摄持因果为自相故。 此识自相,分位虽多;藏识过重,是故偏说。 五解 成唯识论三卷九页云:此第八识,或名阿赖耶。 摄藏一切杂染品法,令不失故。 我见爱等、执藏以为自内我故。 此名唯在异生有学。 非无学位不退菩萨有杂染法执藏义故。 六解 成唯识论三卷十二页云:由此本识、具诸种子,故能摄藏诸杂染法。 依斯建立阿赖耶名。 非如胜性、转为大等。 种子与果,体非一故。 能依所依,俱生灭故。 与杂染法互相摄藏,亦为有情执藏为我;故说此识名阿赖耶。 七解 五蕴论七页云:阿赖耶识者:谓能摄藏一切种子,又能摄藏我慢相故。 又复缘身为境界故。 即此亦名阿陀那识。 执持身故。 发布时间:2025-05-20 15:17:14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31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