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空性差别 内容: 【空性差别】 p0789 辩中边论上卷七页云:云何应知空性差别? 颂曰:此杂染、清净、由有垢无垢。 如水界全空,净故许为净。 论曰:空性差别、略有二种。 一、杂染,二、清净。 此成染净,由分位别,谓有垢位,说为杂染。 出离垢时,说为清净。 虽先杂染,后成清净;而非转变,成无常失。 如水界等,出离客尘;空性亦然。 非性转变。 此空差别、复有十六。 谓内空、外空、内外空、大空、空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无散空、本性空、相空、一切法空、无性空、无性自性空。 此等略义、云何应知? 颂曰:能食、及所食,此依身、所住。 能见此、如理,所求二净空。 为常益有情,为不舍生死,为善无穷尽,故观此为空。 为种姓清净,为得诸相好,为净诸佛法;故菩萨观空。 论曰:能食空者:依内处说。 即是内空。 所食空者:依外处说。 即是外空。 此依身者:谓能所食所依止身。 此身空故;名内外空。 诸器世间,说为所住。 此相宽广,故名为大。 所住空故;名为大空。 能见此者:谓智。 能见内处等空。 空智空故;说名空空。 如理者:谓胜义。 即如实行所观真理。 此即空故;名胜义空。 菩萨修行,为得二净;即诸有为无为善法。 此二空故;名有为空、及无为空。 为于有情常作饶益,而观空故;名毕竟空。 生死长远,无初后际。 观此空故;名无际空。 不观为空。 便速厌舍。 为不厌舍,此生死故;观此无际生死为空。 为所修善,至无余依般涅槃位,亦无散舍,而观空故;名无散空。 诸圣种姓,自体本有,非习所成;说名本性。 菩萨为此速得清净而观空故;名本性空。 菩萨为得大士相好而观空故;名为相空。 菩萨为令力无畏等,一切佛法,皆得清净,而观此空故;名一切法空。 是十四空,随别安立。 此中何者,说名为空? 颂曰:补特伽罗、法、实性俱非有。 此无性有性,故别立二空。 论曰:补特伽罗及法实性,俱非有故;名无性空。 此无性空,非无自性。 空以无性为自性故;名无性自性空。 于前所说能食空等为显空相,别立二空。 此为遮止补特伽罗法增益执,空损减执,如其次第,立后二空。 发布时间:2025-05-20 15:14:47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31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