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知义 内容: 【知义】 p0817 瑜伽七十七卷七页云:善男子! 彼诸菩萨,由十种相,了知于义。 一者、知尽所有性,二者、知如所有性,三者、知能取义,四者、知所取义,五者、知建立义,六者、知受用义,七者、知颠倒义,八者、知无倒义,九者、知杂染义,十者、知清净义。 善男子! 尽所有性者:谓诸杂染清净法中,所有一切品别边际。 是名此中尽所有性。 如五数蕴,六数内处。 六数外处。 如是一切。 如所有性者:谓即一切染净法中,所有真如。 是名此中如所有性。 此复七种。 一者、流转真如。 谓一切行,无先后性。 二者、相真如。 谓一切法,补特伽罗无我性,及法无我性。 三者、了别真如。 谓一切行,唯是识性。 四者、安立真如。 谓我所说诸苦圣谛。 五者、邪行真如。 谓我所说诸集圣谛。 六者、清净真如。 谓我所说诸灭圣谛。 七者、正行真如。 谓我所说诸道圣谛。 当知此中,由流转真如,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故;一切有情,平等平等。 由相真如,了别真如故;一切诸法,平等平等。 由清净真如故;一切声闻菩提,独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平等平等。 由正行真如故;听闻正法缘总境界胜奢摩他毗钵舍那所摄受慧,平等平等。 能取义者:谓内五色处,若心意识,及诸心法。 所取义者:谓外六处。 又能取义,亦所取义。 建立义者:谓器世界,于中可得建立一切诸有情界。 谓一村田,若百村田,若千村田,若百千村田;或一大地,至海边际,此百,此千,若此百千;或一赡部洲,此百,此千,若此百千;或一四大洲,此百,此千,若此百千;或一小千世界,此百,此千,若此百千;或一中千世界,此百,此千,若此百千;或一三千大千世界,此百,此千,若此百千;或此拘胝,此百拘胝,此千拘胝,此百千拘胝;或此无数,此百无数,此千无数,此百千无数;或三千大千世界无数百千微尘量等,于十方面无量无数诸器世界。 受用义者:谓我所说诸有情类,为受用故,摄受资具。 颠倒义者:谓即于彼能取等义,无常,计常,想倒,心倒,见倒。 苦,计为乐,不净,计净,无我,计我,想倒,心倒,见倒。 无倒义者:与上无违,能对治彼,应知其相。 杂染义者:谓三界中三种杂染。 一者、烦恼杂染,二者、业杂染,三者、生杂染。 清净义者:谓即如是三种杂染所有离系菩提分法。 善男子! 如是十种,当知普摄一切诸义。 复次善男子! 彼诸菩萨,由能了知五种义故;名为知义。 何等为五? 一者、遍知事,二者、遍知义,三者、遍知因,四者、得遍知果,五者、于此觉了。 善男子! 遍知事者:当知即是一切所知。 谓或诸蕴,或诸内处,或诸外处。 如是一切。 遍知义者:乃至所有品类差别,所应知境。 或世俗故,或胜义故,或功德故,或过失故,缘故,世故,或生,或住,或坏相故,或如病等故,或苦集等故,或真如,实际,法界等故,或广略故,或一向记故,或分别记故,或反问记故,或置记故,或隐密故,或显了故。 如是等类,当知一切名遍知义。 言遍知因者:当知即是能取前二菩提分法。 谓诸念住,或正断等。 得遍知果者:谓贪恚痴断毗奈耶,及贪恚痴一切永断诸沙门果;及我所说声闻如来若共不共世出世间所有功德;于彼作证。 于此觉了者:谓即于此作证法中诸解脱智,广为他说,宣扬开示。 善男子! 如是五义,当知普摄一切诸义。 复次善男子! 彼诸菩萨,由能了知四种义故;名为知义。 何等四义? 一者、心执受义,二者、领纳义,三者、了别义,四者、杂染清净义。 善男子! 如是四义,当知普摄一切诸义。 复次善男子! 彼诸菩萨,由能了知三种义故;名为知义。 何等三义? 一者、文义,二者、义义,三者、界义。 善男子! 言文义者:谓名身等。 义义者:当知复有十种。 一者、真实相,二者、遍知相,三者、永断相,四者、作证相,五者、修习相,六者、即彼真实相等品差别相,七者、所依能依相属相,八者、即遍知等障碍法相,九者,即彼随顺法相,十者、不遍知等及遍知等过患功德相。 言界义者:谓五种界。 一者、器世界,二者、有情界,三者、法界,四者、所调伏界,五者、调伏加行界。 善男子! 如是三义,当知普摄一切诸义。 世尊! 若闻所成慧,了知其义,若思所成慧,了知其义,若奢摩他毗钵舍那修所成慧,了知其义,此何差别? 善男子! 闻所成慧,依止于文,但如其说,未善意趣,未现在前,随顺解脱,未能领受成解脱义。 思所成慧,亦依于文,不唯如说,亦善意趣,未现在前,转顺解脱,未能领受成解脱义。 若诸菩萨修所成慧,亦依于文,亦不依文,亦如其说,亦不如说,能善意趣,所知事同分三摩地所行影像现前,极顺解脱,已能领受成解脱义。 善男子! 是名三种知义差别。 二解 集异门论十七卷三页云:知义者:谓正了知彼彼语义。 谓如是如是语。 有如是如是义。 是名知义。 发布时间:2025-05-20 15:02:25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31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