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善等十种净法障 内容: 【善等十种净法障】 p1147辩中边论上卷十一页云:复有别障、能障善等十种净法。 其相云何? 颂曰:无加行、非处、不如理;不生、不起正思惟、资粮未圆满;阙种姓、善友、心极疲厌性;及阙于正行、鄙恶者同居;倒麁重三余、般若未成熟;及本性麁重、懈怠、放逸性;着有、着资财、及心性下劣;不信、无胜解、如言而思义;轻法、重名利、于有情无悲;匮闻、及少闻、不修治妙定。 论曰:如是名为善等法障。 所障善等、其相云何? 颂曰;善、菩提、摄受、有慧、无乱、障、回向、不怖、悭、自在、名善等。 论曰:如是善等十种净法、谁有前说几种障耶? 颂曰:如是善等十,各有前三障。 论曰:善有三障。 一、无加行。 二、非处加行。 三、不如理加行。 菩提有三障。 一、不生善法。 二、不起正思惟。 三、资粮未圆满。 发菩提心,名为摄受。 此有三障。 一、阙种姓。 二、阙善友。 三、心极疲厌性。 有慧者,谓菩萨。 于了此性,有三种障。 一、阙正行。 二、鄙者共住。 三、恶者共住。 此中鄙者,谓愚痴类。 乐毁坏他,名为恶者。 无乱有三障。 一、颠倒麁重。 二、烦恼等三障中随一有余性。 三、能成熟解脱慧未成熟性。 障断灭、名无障。 此有三障。 一、俱生麁重。 二、懈怠性。 三、放逸性。 回向有三障。 令心向余,不向无上正等菩提。 一、贪着诸有。 二、贪着资财。 三、心下劣性。 不怖有三障。 一、不信重补特伽罗。 二、于法无胜解。 三、如言而思义。 不悭有三障。 一、不尊重正法。 二、尊重名誉利养恭敬。 三、于诸有情心无悲愍。 自在有三障。 令不得自在。 一、匮闻。 生长能感匮法业故。 二、少闻。 三、不修治胜三摩地。 发布时间:2025-05-20 14:48:11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30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