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慈无量与有情何等乐 内容: 【慈无量与有情何等乐】 p1269大毗婆沙论八十二卷五页云:问:且慈无量、欲与他乐;缘何等乐、与有情耶? 有作是说:彼缘第三静虑中乐,欲与有情。 生死乐中,此最胜故。 若作是说;诸有未得第三静虑、彼应不能起慈无量。 或有说者,彼余生中,曾受第三静虑中乐。 今复依止第三静虑,起宿住随念智,缘曾受乐,欲与有情。 若作是说;诸有未得第三静虑宿住智者,彼应不能起慈无量。 复有说者,彼缘无间所受诸乐,欲与有情。 谓饮食乐,或车乘乐,或衣服乐,或卧具乐,或余种种近所受乐。 缘此诸乐,欲与有情。 尊者世友、作如是说:彼缘有情所受乐相,欲令有情恒受此乐。 若作是说:慈应不能普缘有情。 所以者何? 非诸有情皆有乐故。 复作是说,彼缘有情起乐根相,欲令有情、恒受此乐。 若作是说:慈应不能普缘有情。 所以者何? 非诸有情、于一切位,恒起乐根、现在前故。 复作是说,彼缘有情所受饮食车乘衣服及卧具等种种乐相,欲令有情、恒受此乐。 若作是说;慈应不能普缘有情。 所以者何? 非诸有情、皆得如是诸乐具故。 大德说曰:先加行时,缘曾所见诸有情乐。 以怜愍心、起胜解想,欲令一切欲界有情、平等皆得如是乐具。 由此因缘,皆受胜乐。 此中意说:诸瑜伽师、居近村城阿练若处,于日初分,着衣持钵,入近村城,如法乞食。 于所经处,见诸有情、纯受胜乐。 谓乘象马辇舆等行,众宝严身,僮仆侍卫,音乐赞咏,陈列香华,受极快乐;如诸天子。 见诸有情、唯受剧苦。 谓无衣服,头发蓬乱,身体臭秽,手足皴裂,执破瓦盂,巡行乞丐,饥穷苦逼,如诸饿鬼。 见是事已;速还住处,收衣洗足,结跏趺坐,柔软身心、令其调适,离诸障盖,有所堪能,忆想先时所见苦乐;于有情类,等起怜愍;欲令皆受所见胜乐。 发布时间:2025-05-20 14:28:49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30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