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菩萨 内容: 【菩萨】 p1126无性释一卷二页云:言菩萨者:菩提萨埵、为所缘境,故名菩萨。 依弘誓语,立菩萨声。 亦见余处用所缘境而说其名。 如不净等为所缘境,二三摩地、说名不净,说名为空。 或即彼心、为求菩提,有志有能;故名菩萨。 二解大毗婆沙论一百七十六卷十三页云:齐何名菩萨? 乃至广说。 问:何故作此论? 答:为欲分别契经义故。 如契经言:有一有情、是不愚类,是聪慧类。 谓菩提萨埵。 虽作是说:而不分别,齐何名菩萨? 得何名菩萨? 彼契经是此论所依根本。 彼所不说者:今应说之。 故作斯论。 复次为断实非菩萨、起菩萨增上慢故;而作斯论。 所以者何? 有诸有情、以一食施、或以一衣、或一住处、乃至或以一杨枝施、或受持一戒、或诵一伽他、或一摄心观不净等,便师子吼,作如是言:我因此故;定当作佛。 为断如是增上慢故;显虽经于三无数劫,具修种种难行苦行;若未修习妙相业者;犹未应言我是菩萨。 况彼极劣增上慢者。 是故菩萨、乃至初无数劫满时,虽具修种种难行苦行;而未能决定自知作佛。 第二无数劫满时,虽能决定自知作佛;而犹未敢发无畏言:我当作佛。 第三无数劫满已;修妙相业时,亦决定知我当作佛;亦发无畏师子吼言:我当作佛。 齐何名菩萨? 答:齐能造作增长相异熟业。 问:若诸有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能不退转;从此便应说为菩萨。 何故乃至造作增长相异熟业,方名菩萨耶? 答:若于菩提决定,及趣决定;乃名真实菩萨。 从初发心乃至未修妙相业来,虽于菩提决定;而趣未决定。 未得名为真实菩萨。 要至修习妙相业时,乃于菩提决定,趣亦决定。 是故齐此、方名菩萨。 复次修妙相业时,若人若天、共识知彼是菩萨故;名真菩萨。 未修妙相业时,唯天所知。 是故未得名真菩萨。 复次修妙相业时,舍五劣事,得五胜事。 一、舍诸恶趣、恒生善趣。 二、舍下劣家,恒生贵家。 三、舍非男身,恒得男身。 四、舍不具根,恒具诸根。 五、舍有忘失念,恒得自性生念。 由此得名真实菩萨。 未修妙相业时,与此相违。 是故不名真实菩萨。 问:菩萨得此自性生念,有何利益耶? 答:菩萨得此自性生念,离有情过,积集多闻;深信因果,善摄徒众;所说教诫、终不唐捐。 菩提资粮,转复圆满。 是为利益。 得何名菩萨? 答:得相异熟业。 问:何故复作此论? 答:欲令疑者得决定故。 谓先作是说:齐能造作增长相异熟业,名为菩萨。 勿有生疑;虽齐此位、名为菩萨;而菩萨名、或由证得其余胜法。 欲显即由相异熟业得菩萨名。 不由余法。 故作斯论。 三解发智论十八卷十六页云:齐何名菩萨? 答:应能造作增长相异熟业。 得何名菩萨? 答:得相异熟业。 如说慈氏! 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名慈氏如来,应正等觉。 此何智? 答:因智道智。 此于何转? 答:有于相异熟业转。 由此名因智。 有于无漏根力觉支道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转。 由此名道智。 如说此苾刍、即于现法,当辨圣旨;此何智? 答:道智。 此于何转? 答:此于无漏根力觉支道支得诸漏永尽转。 由此名道智。 发布时间:2025-05-20 14:21:52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30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