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界义 内容: 【界义】 p0864 瑜伽三十一卷三页云:谓依界差别增上正法,听闻受持增上力故;能正解了一切界义。 谓种姓义、及种子义、因义、性义、是其界义。 如是名为寻思界义。 二解 瑜伽五十六卷十页云:问:何等是界义? 答:因义、种子义、本性义、种性义、微细义、任持义、是界义。 三解 瑜伽五十七卷二十七页云:发起诸法,发起诸法,是故名界。 是牵引义。 四解辩中边论中卷七页云:已说蕴义;界义云何? 颂曰:能所取、彼取、种子义、名界。 论曰:能取种子义,谓眼等六内界。 所取种子义,谓色等六外界。 彼取种子义,谓眼识等六识界。 五解 杂集论二卷十七页云:问:界义云何? 答:一切法种子义。 谓依阿赖耶识中诸法种子,说名为界。 界是因义故。 又能持自相义是界义。 又能持因果性义是界义。 能持因果性者:谓于十八界中根境诸界,及六识界。 如其次第。 又摄持一切法差别义是界义。 摄持一切法差别者:谓诸经说地等诸界及所余界。 随其所应,皆十八界摄。 六解 五蕴论八页云:问:以何义故说名为界? 答:以能任持、无作用性、自相义故;说名为界。 七解 俱舍论一卷十五页云:法种族义是界义。 如一山中,有多铜铁金银等族,说名多界;如是一身,或一相续,有十八类诸法种族,名十八界。 此中种族,是生本义。 如是眼等,谁之生本? 谓自种类。 同类因故。 若尔;无为应不名界? 心心所法,生之本故。 有说:界声表种类义。 谓十八法、种类自性、各别不同,名十八界。 发布时间:2025-05-20 14:15:43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30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