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四洲 内容: 梵语 catvāro dvīpāh,巴利语 cattāro dīpā。 古代印度人之世界观,谓于须弥山四方,七金山与大铁围山间之咸海中,有四个大洲。 又称四大部洲、四大洲、四天下、须弥四洲、四洲形量。 据大唐西域记卷一、俱舍论光记卷八等记载,四洲即:(一)东胜身洲(梵 Pūrva-videha),旧称东弗婆提、东毗提诃,或东弗于逮。 略称胜身(梵 Videha,毗提诃)。 以其身形殊胜,故称胜身。 地形如半月,人面亦如半月。 (二)南赡部洲(梵 Jambu-dvīpa),旧称南阎浮提。 赡部(梵 jambu)原为蒲桃树之音译,本洲即以此树而得名。 地形如车箱,人面亦然。 (三)西牛货洲(梵 Apara-godānīya),旧称西瞿耶尼。 以牛行贸易而得名。 地形如满月,人面亦然。 (四)北俱卢洲(梵 Uttara-kuru),旧称北郁单越。 俱卢,意谓胜处,以其地胜于上述三洲而得名。 地形正方,犹如池沼,人面亦然。 日、月、星辰围绕于须弥山腹,普照四天下。 又四大洲各有二中洲与五百小洲,四大洲及八中洲皆住人,二千小洲则或住人或不住人。 北洲之果报最胜,乐多苦少,惟无佛出世,故为八难之一。 四洲各有特殊之三事:(一)南洲,住民勇猛强记而能造业行、能修梵行、有佛出其土,此三事胜于其他三洲及诸天。 (二)东洲,其土极广、极大、极妙。 (三)西洲,多牛、多羊、多珠玉。 (四)北洲,则无所系属、无有我所、寿命千岁。 [长阿含经卷十八阎浮提洲品、卷二十忉利天品、起世经卷一、新华严经卷十三、大智度论卷十、俱舍论卷十一、卷二十、法苑珠林卷二] p1731 发布时间:2025-05-20 13:38:30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29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