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四不成过 内容: 因明用语。 谓四种不能成立之过失。 又称四不证过。 在因明宗(命题)、因(理由)、喻(譬喻)三支作法中,为“因”十四过中之前四者。 与六不定、四相违相对。 即:两俱不成(梵 ubhayāsiddha)、随一不成(梵 anyatrāsiddha)、犹豫不成(梵 sandigdhāsiddha)、所依不成(梵 ā? rayāsiddha )。 于因明论式中,立者(立论者)所立之“宗”是否能成立,其“因”必须具足三项条件,即:(一)遍是宗法性,(二)同品定有性,(三)异品遍无性。 然上记四项过误仅具有后二条件,而缺乏“遍是宗法性”,故构成“不成”之过失。 又于古因明中,若论及“不成之过”仅立两俱不成与随一不成,自陈那以后之新因明,始有四不成过之说。 [因明入正理论、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一(文轨)](参阅“三十三过”513、“因明”2276) p1661 发布时间:2025-05-20 13:37:24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29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