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懈怠 内容: 梵语 kausīdya,巴利语 kusīta。 又作怠。 心所之名。 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 为“勤”之对称。 即指懒惰之状态。 除意谓不积极修善行之精神作用外,并有积极行恶之含义。 成唯识论卷六(大三一·三四中):“云何懈怠? 于善恶品修断事中,懒惰为性,能障精进,增染为业。 谓懈怠者滋长染,故于诸染事而策勤者,亦名懈怠。 ” 据菩萨本行经卷上载,懈怠为众行之累,居家而懈怠者,则衣食匮乏,产业不举;出家而懈怠者,则不能出离生死。 俱舍宗视懈怠为遍通于一切污心(不善心与有覆无记心)所起心所(即大烦恼地法)之一;唯识宗则以此为二十随烦恼之一。 二宗俱以懈怠有其别体,为勤(即精进)所对治。 [俱舍论卷四、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十一、成唯识论卷六、俱舍论光记卷四、成唯识论述记卷六下、释氏要览卷中] p6221 发布时间:2025-05-20 12:28:37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27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