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玉泉寺 内容: 位于湖北当阳县玉泉山之东南麓。 以玉泉山形似覆船,故又名覆船山或覆舟山,颇富胜景。 东汉建安年间(196~220),普净禅师初结茅于此,梁宣帝敕建覆船山寺。 历来高僧来住者甚多,如道立、法常、法隐、法忍皆曾入山。 隋代开皇十二年(592),智顗亦来此,倡立法门,并建立一寺。 次年四月,智顗于此讲法华玄义。 文帝原敕寺额“一音寺”,后敕改“玉泉寺”,以其由洞穴出水,注凝为泉,色似琉璃,味如甘露,故称玉泉。 十四年四月,智顗在此说摩诃止观,玉泉之名由是大著,而与当时之栖霞、灵岩、天台并称天下丛林四绝。 唐代仪凤年中,神秀亦于寺东结庐,号“度门寺”。 其后怀让、惠真、承远等亦来住此。 宋代成为禅院,天禧(1017~1021)末年,明萧皇后重建,改称“景德禅寺”,自是规模扩大,达九楼,十八殿,三千七百僧舍,占地左右各五里,前后十里,被誉为荆楚丛林之冠。 元明之间,有藏山、常镇、无迹等人住此。 清代光绪五年、九年,皆曾重修。 寺内建筑有大雄宝殿、天王殿、毗卢殿、东禅堂、紫云庵、西禅堂、钟楼、鼓楼、藏经阁、大士阁、圆通阁、般舟堂、送子庵等。 大雄宝殿前有大铁镬,内有隋大业十一年之铭刻;左有高七尺之观音像碑,系出于唐吴道子之笔。 寺域东北为智顗讲经台遗址。 寺前有外门、铁塔,塔高七尺,共十三层,系北宋嘉祐六年(1061)所建。 又寺内祀奉关公神像,极为威武,曰伽蓝菩萨。 宋崇宁年中,因封公为护国真君,遂改寺为护国寺,后世则称为玉泉护国寺。 抗战期间为日本飞机炸毁,迄今未修复。 [梁高僧传卷五、天台智者大师别传、续高僧传卷九、宋高僧传卷五、卷八、卷九、景德传灯录卷五、佛祖统纪卷六、卷二十六、卷三十九、佛祖历代通载卷二十八、五灯会元卷十六] p2039 发布时间:2025-05-20 12:09:39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27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