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白鼠喻 内容: 又称二鼠啮藤喻、七喻。 或单称白黑二鼠。 鼠,梵语 mūsika 以白、黑二鼠譬喻一月中之白月、黑月,或譬喻一日中之昼夜。 意谓人生时光易逝。 盖白月即从新月到满月期间,黑月系由满月翌日至新月前一日。 又“日”指昼时,“月”指夜时。 故以白鼠比喻白月及日,黑鼠比喻黑月及夜。 据宾头卢突罗阇为优陀延王说法经载,昔日有人在荒野行走,忽逢大恶象,为象所逐,乃狂惧奔走,无所依怙。 见一丘井,即寻树根,入井中躲藏。 时有白、黑二鼠,咬啮树根;井之四边,有四条毒蛇,欲螫其人;井底又有大毒龙。 其人既畏井傍之四蛇,亦畏井底之毒龙,而所攀之树根动摇。 时树上有蜜三滴,落其口中。 其人摇动树枝而坏蜂窠,众蜂散飞而螫刺之,复有野火烧树。 (大三二·七八七中):“旷野者,喻于生死;彼男子者,喻于凡夫;象喻无常,丘井喻于人身,树根喻人命。 白黑鼠者,喻昼夜;啮树根者,喻念念灭;四毒蛇喻四大,蜜者喻五欲,众蜂喻恶觉观,野火烧者喻老,下毒龙者喻死。 ”又维摩经卷上方便品、翻译名义集卷五、义净译之譬喻经等,亦有此一譬喻之记载。 此譬喻故事亦有以虎代替象者,称为无常之虎。 [性灵集卷四、太平记](参阅“白月”2080、“黑月”5379) p2099 发布时间:2025-05-20 11:54:26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27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