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胜解 内容: 梵语 adhimoksa,巴利语 adhimutti。 又作信解。 心所之名。 为俱舍七十五法中十大地法之一,唯识百法中五别境之一。 殊胜之了解之义。 即于所缘之境起印可之精神作用(即作出确定之判断)。 然有关胜解一语,各家之解释互异,说一切有部与俱舍宗谓胜解为十大地法之一,能与一切心所相应,即于一切心品遍起。 俱舍论卷四(大二九·一九上):“胜解,谓能于境印可。 ”即不论是与非、邪与正,皆能审决,为此心所之作用。 如心对境时,其为花、为月,心即印可其为花、月,故一切心品必定有此心所。 然唯识宗则以其为五别境之一,不能遍于一切心所。 成唯识论卷五(大三一·二八中):“云何胜解? 于决定境印持为性,不可引转为业,谓邪正等教理证力于所取境审决印持,由此异缘,不能引转,故犹豫境胜解全无,非审决心亦无胜解,由斯胜解非遍行摄。 有说心等取自境时无拘碍,故皆有胜解,彼说非理。 ”此谓胜解于决定之境审决时,始能称其为胜解。 若于犹豫之境,心存疑问,无法审决,则无胜解,故非遍行。 又上座部主张胜解即“决定”,而与“智相”无别。 说一切有部则以“印可”为胜解之别作用,谓“印可”乃经由胜解以衍生之另一作用,故异于胜解或智相等;而“智相”之外别有其体。 大毗婆沙论卷一○一谓择灭乃无为解脱之自性,胜解为有为解脱之自性。 [品类足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十六、卷二十八] p4867 发布时间:2025-05-20 05:00:12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2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