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行解 内容: (一)指心王与心所对某一对象发生作用,同时了解、认知此一对象之意。 心王,指八识之识体自身,亦即吾人精神作用之主体;心所,指与心王相应而起的心理活动或精神现象,俱舍宗分为六类四十六种,唯识宗分为六类五十一种。 吾人之心识对外境进行作用时,即是产生认知了解之同时,故“行”即是“解”。 然心王与心所之行解作用有总相与别相之别,此于佛教各论典中有多种说法,以下概括为四类:(一)心王摄取外境之总相(如色、声等)而不能摄取别相(如顺、逆等),反之,心所能摄取别相而不能摄取总相。 (二)心王正取总相复兼取别相,心所则各自摄取别相而不取总相;此说盖以心王力强而心所力劣之故。 (三)心所既取别相复兼取总相,心王则仅取总相而不能摄取别相;此说盖谓心王作用之处,心所必定随之。 (四)心王与心所皆能兼取总相与别相。 又俱舍与唯识两宗虽皆以行解为心王、心所之了别作用,然因俱舍宗将浮现于心识之影像称为“行相”,故特称心识之了别作用为行解;唯识宗则直接称心识了别作用为行相,故无行相与行解之别。 [大毗婆沙论卷三十四、成唯识论卷五、成唯识论述记卷五末、俱舍论光记卷一末](参阅“行相”2556) (二)为“行”与“解”之并称。 行,修行之意,即依循教理而实践躬行;解,知解、智解、认知,即从各种见闻学习而领解教理。 通常多称为解行,为佛教各宗派欲达佛果圣道之二大基本法门。 (参阅“解行”5599) p2563 发布时间:2025-05-20 07:58:47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21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