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缘起相由 内容: 为“法性融通”之对称。 依缘而生起之诸现象,互为交织,互相由藉,称为缘起相由。 为华严宗说明事事无碍理论之用语。 反之,法性之理圆融于诸现象中,称为法性融通,表示理事无碍之义。 此二者为华严教义之根本,尤以缘起相由最为见重。 法藏于华严游心法界记阐释入华严三昧之方便,于缘起相由门分开说与合说,其意系就诸法之有力与无力(即作用方面)论融通无碍,说明万法无一独存,常相互依存。 法藏又于华严经探玄记卷一列举缘起相由之十义,即:(一)诸缘相异,谓一切诸法由各异之因缘而成立,诸缘绝不混乱。 (二)互遍相资,谓诸缘互遍互资而成缘起。 (三)俱存无碍,谓差别而不混乱之义与无差别而互遍之义,互不相碍。 (四)异体相入,谓由因缘所生之诸现象,其作用互为交织。 (五)异体相即,谓异体互为一体化,其体相即而无碍。 (六)体用双融,谓异体相即相入,圆融无碍。 (七)同体相入,谓一现象中具足本来一切现象,又兼具一切法之作用。 (八)同体相即,谓同体互为一体化。 (九)俱融无碍,谓同体相即相入,圆融无碍。 (十)同异圆满,谓不论在异体或同体上,一切诸法皆相即相入,悉为万有圆融不可思议之妙法,即事事无碍。 此十义中,先就缘起本法分为第一诸缘相异义与第二互遍相资义,此二义以第三俱存无碍义概括之。 次将异体门之第一诸缘相异义分为第四异体相入义与第五异体相即义。 同体门之第二互遍相资义分为第七同体相入义与第八同体相即义。 其次将异体门之第四、第五等二义摄入第六体用双融义。 将同体门之第七、第八等二义摄入第九俱融无碍义。 最后以第十同异圆满义总括第六、第九等二义。 此中,第四、第五、第七、第八之四义,相当于华严五教章卷四之同体、异体、相即、相入四义。 [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卷下、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二、华严经疏钞玄谈卷六] p6128 发布时间:2025-05-20 07:51:04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20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