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吠舍厘 内容: 梵名Vai? ālī。 古代中印度国名。 又为都城之称。 系古印度十六大国之一,六大城之一。 又作吠舍离、毗耶离、毗舍离、薜舍离、鞞奢夜、鞞贯罗、维耶、维邪。 意译作广博、广严。 系离车子族(梵 Licchavi)所居之地。 据长阿含卷三游行经载,此国住离车民众,佛陀在世时颇为繁荣,佛陀屡次游行说法,人民皆信乐佛教。 又大唐西域记卷七载,此国周围五千余里,土地沃壤,风俗淳质,有天祠数十,异道杂居。 城西北五六里有一伽蓝,住少数僧徒,学习正量部法,东有舍利子等证果之故迹塔,东北三里有维摩大士故宅塔,其附近即维摩现疾说法处及庵没罗女故宅塔等,城西北系佛陀最后所行之故趾塔,佛陀曾于此城说维摩经、药师经。 又佛陀入灭百年后,七百贤圣于此作第二次结集。 关于其位置,约当今印度恒河北岸、干达克河(Gandak)东岸之毗萨尔(Besārh)。 [方广大庄严经卷一胜族品、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一、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下奉持品、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卷中、五分律卷二、善见律毗婆沙卷十、十诵律卷四十、有部毗奈耶药事卷二、玄应音义卷四、翻译名义集卷七] p2820 发布时间:2025-05-20 07:38:43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19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