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实叉难陀 内容: (652~710)梵名 ? iksānanda。 又作施乞叉难陀。 译作学喜、喜学。 为唐代译经三藏。 于阗(新疆和阗)人。 善大、小二乘,旁通异学。 证圣元年(695), 持梵本华严经至洛阳,奉则天武后之命,与菩提流志、义净等,于东都大内大遍空寺共译成汉文,是即新译华严经八十卷。 此外另译有大乘入楞伽经、文殊授记经等,凡十九部,一○七卷。 长安四年(705) 归国,后经再三迎请,于中宗景龙二年(708) 再度来华,帝亲迎于郊外。 未几罹疾,景云元年十月示寂,世寿五十九。 荼毗后,其舌不坏。 门人悲智等,送其灵骨及舌返于阗,起塔供养。 后人并于荼毗处建立七重塔,称华严三藏塔。 [华严经传记卷一、开元释教录卷九、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三、宋高僧传卷二、佛祖统纪卷三十九、佛祖历代通载卷十二、卷十五] p5784 发布时间:2025-05-20 07:05:17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15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