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鼓 内容: 敲打乐器之一。 由金、玉、木、石等所制,有各种形状及大小,为寺院中常用之法器。 其种类有:羯鼓、鱼鼓、云鼓、摇鼓、金鼓、石鼓、悬鼓等。 其用途则可分为;斋鼓(食时所用之云鼓)、浴鼓(浴时所用)、诵经、梵呗(佛教声乐)等。 于印度,鼓多作为报时、警报之用。 我国初时用于仪式、舞乐、军阵等,唐代以后亦用于僧堂规律、行事报时。 传至日本后,亦多为诵经唱题之用,然种类变化繁多,例如太鼓、一枚皮(单面鼓)、团扇太鼓等皆为日本独有者。 安置鼓之建筑物,称为鼓楼。 一般寺院中,鼓与梵钟相对安置于大殿前之左右两方,故自古有“左钟右鼓”之称。 传说,忉利天善法堂之鼓,不打自鸣,闻其声者即起惧恶生善之心,故称为天鼓。 亦有于鼓上涂毒药后敲打,闻其声者则死,此鼓称为毒鼓。 又天鼓比喻为能生善,毒鼓比喻为破恶。 另有喻信佛法者为天鼓,喻谤佛法者为毒鼓之说。 然谤佛法者,终亦能成佛,故有“毒鼓结缘”之说。 鼓之原语有多种,其中,陛哩(梵 bherī,巴 bheri)即指罐鼓(巴 dindima),犍椎(梵 ghantā,巴同)指用于报时之金属板。 又梵语 dundubhi 为大罐鼓,梵语 mrdavga(巴 mutinga)乃指小鼓(tabor)。 故知经典中所载之鼓,并非皆属同一种类。 在我国,自古即有种种不同之鼓,有起源于我国者,有传自西域者。 其形状大小不一,小形者称为应鼓,大形者称为薮鼓。 有足者称为足鼓,以柱贯穿者称为楹鼓,高悬以击者称为悬鼓。 以羯戎制作,形如漆桶,两头皆可击打者,称为羯鼓。 [敕修百丈清规卷下法器章、禅林象器笺呗器门] p5712 发布时间:2025-05-20 07:01:03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15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