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 内容: 梵名 Abhidharmamahāvibhāsā-? āstra。 凡二百卷。 略称大毗婆沙论、婆沙论、婆沙。 唐玄奘译。 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七册。 本论乃注释印度迦多衍尼子之阿毗达磨发智论,广明法义,备列诸种异说。 自西元一○○年至一五○年间于北印度迦湿弥罗(梵 Ka? mīra,今克什米尔)编辑而作,为部派佛教教理之集大成者。 相传系贵霜王朝迦腻色迦王与胁尊者(梵 Pār? va)招集五百阿罗汉,经十二年而成,即第四次之经典结集。 本论之内容系收集诸论师对说一切有部佛教根本圣典发智论之注释,与发智论同样分杂、结、智、业、大种、根、定、见等八蕴(八章)。 系统地总结“说一切有部”之理论主张,并对大众部、法藏部、化地部、饮光部、犊子部、分别说部等部派,以及数论、胜论、顺世论、耆那教等之观点进行批驳。 其中心问题为三世实有与法体恒有论。 由于此婆沙论之编辑,部派佛教教义遂因而广为宣扬,对大乘佛教亦产生极大影响。 异译本为阿毗昙毗婆沙论,凡六十卷,相当于玄奘译本卷一一一以前之部分,为北凉浮陀跋摩、道泰等合译,世称为旧婆沙,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八册。 二论皆为研究部派佛教之珍贵资料。 [大智度论卷二、俱舍论光记卷二、大唐西域记卷二、卷三、出三藏记集卷十、大唐内典录卷五] p3642 发布时间:2025-05-20 06:27:18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11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