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云门山 内容: (一)位于广东曲江县东北。 以云门宗之祖云门文偃居此而称名于世。 文偃初参睦州道明,后至雪峰谒义存,领得玄要。 旋承敏禅师之后,住韶州灵树寺。 未久,迁于此山,再兴废址,建立新堂,号光泰禅院。 后改称证真寺、大觉寺、云门寺。 以其教化及于四方,禅徒辐辏,门风甚盛,遂依宗名而名此山为云门。 [景德传灯录卷十九、古尊宿语录卷十八、禅林僧宝传卷二、五灯会元卷十五] (二)位于山东益都县南约三公里。 又称云峰山。 西与驮山隔谷相对,东南扼劈山之通道。 因与驮山皆存有隋唐时代之石刻佛像而著名。 山中有龙潭,山顶巉岩突兀,上有祠庙。 断崖之南有洞门,可通于山顶,水经注载其“山窟洞开,望之如门”,遂有云门之名。 山之内壁有小佛像三十尊,为隋代所造。 小佛中有开皇十七年(597)、十八年之铭文。 [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第二二○、中国佛教史迹评解卷四] (三)位于浙江绍兴县南十八公里。 又称东山。 山中有云门寺,为东晋安帝时所建。 唐代僧智永尝居此三十年。 此外,邻近复有显圣寺、雍熙寺、普济寺、名觉寺等。 [大明一统志卷四十五、大清一统志卷二二六] p5335 发布时间:2025-05-20 06:16:48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10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