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须陀洹 内容: 梵语 srota-āpanna,巴利语 sotāpanna。 为声闻乘四果中最初之圣果。 又称初果。 即断尽“见惑”之圣者所得之果位。 全称须陀般那。 又作须氀多阿半那、窣路陀阿钵囊、窣路多阿半那。 旧译作入流、至流、逆流。 新译作预流。 入流,意指初入圣者之流;逆流,谓断三界之见惑已,方违逆生死之流。 又初证圣果者,预入圣道之法流,故称预流。 须陀洹分因果二位,自入“见道”初心至第十五心之间,为趣向须陀洹果之因位,称须陀洹向;“见道”之终,即第十六心之位,而对于前之向位则称须陀洹果,为声闻乘四圣位中之正果初位。 又依五教章通路记卷五十,将预流果之人分为三类,即:(一)现般预流,乃三界“修惑”皆断尽,得“无学果”证般涅槃者。 此属利根之机。 (二)现进预流,由进修而断欲界“修惑”之前六品乃至九品,证“一来果”,并证“不还果”者。 属中根之机。 (三)受生预流,指于一、二生或七返人天往来受生者。 属于根器较钝者。 [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大毗婆沙论卷四十六、俱舍论卷二十三、瑜伽师地论卷二十六、华严五教章卷三](参阅“四向四果”1683、“预流果”5701) p5360 发布时间:2025-05-20 06:16:05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10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