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说赖吒和罗经一卷 内容: 小乘阿含部·第0590部佛说赖吒和罗经一卷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佛说赖吒和罗经闻如是。 一时佛与五百沙门俱游拘留国。 转到黈罗欧吒国。 国中人民婆罗门道人。 皆闻佛转游到此国。 闻佛功德妙达。 无有贪淫嗔怒愚痴。 人心所言者皆中正。 但得佛道。 自知所从来生。 豫知去来现在之事。 眼能彻视。 知世间人民蚑行蠕动之类。 所趣生死善恶之道。 行即能飞能入地。 出无间入无孔。 自在变化所作。 知世间人民及蚑行蠕动之类。 心所念者皆豫知之。 佛自制眼自制耳自制鼻自制口自制身自制心。 世间凡九十六种道皆不及佛道。 佛教天上天下人民。 如父母教子。 能使去恶就善。 佛为天上天下人民作师。 佛所教授诸天人民。 皆得阿罗汉泥洹道。 举一国中人民皆言。 佛是吉祥之人善说经戒。 共往观视其道德。 其国中人民。 或有五十人为伴者。 有百人为伴者。 有五百人为伴者。 共行到佛所。 中有为佛跪者。 中有绕佛三匝者。 中有头面着佛足者。 中有叉手者。 中有但说姓字者。 人民皆坐。 佛为人民说经戒。 人氏皆叉手向佛。 众座中有一长者子名赖吒和罗。 在座中听佛说经以着心中。 赖吒和罗自思惟。 如佛经戒者不宜居家。 居家者不能自净学佛道也。 自思念。 不如除头发被袈裟行作沙门。 黈罗欧吒国人民闻经戒皆欢喜。 绕佛三匝各自还归。 赖吒和罗中道屈还到佛所。 前为佛作礼叉手长跪白佛言。 我思念佛经戒不宜居家。 居家者不能自净学佛经道也。 意欲除头发须被袈裟作沙门。 愿佛哀我令我得作沙门。 佛言。 汝报父母未。 赖吒和罗言。 未报父母也。 佛言。 诸佛法。 父母不听者不得作沙门。 亦不得与戒。 赖吒和罗言诺。 请归报父母。 父母听我作沙门者。 我当来还。 佛言大善。 自思议之。 赖吒和罗即为佛作礼。 而归到父母前白言。 我所闻佛经戒不宜居家。 居家者不能自净学佛经道也。 意欲除头发须被袈裟作沙门。 父母闻子语声。 皆相对啼泣言。 我曹夫妇少子姓。 祷祀诸天日月四面叩头。 求哀子姓令续门户后。 常恐我卒死门户灭绝。 我从天得汝一子耳。 举家共重爱。 见汝不知厌足。 设汝终亡。 我夫妇当共坐守汝尸至老。 今反欲生弃我曹去耶。 赖吒和罗语父母言。 如今不听我到佛所作沙门者。 从今以去不复饮不复食。 不复沐浴。 今听我作沙门者善。 不者当就死耳。 便却委卧空地不食。 一日二日三日四日至五日不食。 赖吒和罗宗亲九族中外。 闻赖吒和罗从父母求欲作沙门。 父母不听。 委卧空地绝谷水浆五日不食。 中外宗亲九族皆到赖吒和罗所。 晓语令起沐浴饮食。 语赖吒和罗言。 汝父母未有汝时。 祷祀诸天日月四面叩头。 求子姓适得汝一子耳。 汝当供养父母为续门户后。 设汝终亡父母常欲坐守汝尸至老。 何况欲生别离去乎。 赖吒和罗亦不应。 宗亲九族皆复到父母前。 啼泣谓言。 此儿终不受我谏也。 赖吒和罗复有诸亲厚知识。 闻赖吒和罗欲到佛所作沙门。 父母不听委卧空地。 不饮不食五日。 亲厚知识皆到赖吒和罗所。 谏晓令起沐浴饮食语言父母未有汝时。 祷祀诸天日月四面叩头。 求子姓适得汝一子耳。 汝当供养父母为续门户后。 设汝终亡父母常欲守汝尸至老。 汝反欲生别离去耶。 赖吒和罗亦不应。 亲厚知识复到父母前。 啼泣各自拭泪语父母言。 宜放是子听令作沙门。 所以者何。 如使乐道作沙门者。 后可生相见。 设不乐道者自当弃道来归。 当复如何乎。 今反空使死亡。 臭烂为虫蚁作食用死人躯为。 今于大短气沮欲死。 父母家室妻子伎人宗亲知识。 皆举声大哭。 父母拭泪语赖吒和罗。 诸亲厚知识与共约束。 设放若作沙门以后。 汝当复来归与我曹相见不。 赖吒和罗言。 放我去到佛所作沙门。 使我生不死。 会当来归与父母相见也。 父母闻子语声便复大哭。 即听令去作沙门。 赖吒和罗大欢喜自念。 我不食五日身体大羸瘦。 佛时从黈罗欧吒国至舍卫。 相去五百里且自养视。 须我强健乃行。 赖吒和罗自养视数日有气力。 前报父母言。 自安我去到佛所作沙门。 父母复举声大哭。 父母拭泪言。 可去自爱也。 赖吒和罗便以头面着父母足。 起绕父母三匝。 便去转到舍卫祇洹前到佛所。 为佛作礼白言。 父母已听我。 佛宁可持我作沙门。 佛即用作沙门。 被袈裟受沙门经戒。 佛使诸阿罗汉。 日共教授。 不敢毁伤经戒。 自思惟经道便得四禅。 得第一须陀洹第二斯陀含第三阿那含第四阿罗汉。 便得四神足飞行。 能以天眼达视天耳达听。 天上天下人民及蚑行蠕动之类。 皆闻知所言所念。 自知宿命所从来生。 随佛十岁如影随人。 十岁以后意念。 我初去家时与父母辞诀。 期当复还相见。 赖吒和罗白佛言。 我初去家时期当复还相见。 愿得行到父母所。 佛念赖吒和罗。 不复能入爱欲中如在家时。 已从爱欲得度脱。 佛言大善。 即为佛作礼而去。 转行到黈罗欧吒国。 晨起被袈裟持应器入父母里中向家门乞食。 举家无肯应视者。 所以者何。 用沙门道故生亡我大夫子。 举家恶见沙门故不应视也。 赖吒和罗到家门。 无有乞者亦无应视者。 无有白者但得骂詈。 亦不忧不愁适欲去家。 有一婢欲出门弃臭豆羹滓。 赖吒和罗还顾见婢问言。 若用是臭豆羹为。 时婢言。 臭恶不可复食故欲弃之。 赖吒和罗言。 如姐欲弃者。 持用乞我。 婢便以着应器中。 婢阴识赖吒和罗手足语声。 即念是我大夫子也。 即走入语其母。 大夫子已来在外。 母大喜语婢。 审如汝言者。 今日即免汝为良民。 便以我所著身上衣被珠环。 悉赐与汝母。 便走至夫所夫时适在中庭梳头。 语夫言。 婢见我子赖吒和罗来在是门。 我语婢言。 汝审见赖吒和罗者。 我悉脱身上衣被珠环。 乞匈与汝免汝为良民。 母语夫言。 疾起分布行求索之。 夫即敛头走行于诸街曲里巷而求索之。 见赖吒和罗于屏处仰头视日。 适得饭时便止食臭豆羹滓。 公便前言赖吒和罗。 汝不当来归于家好坐食美饭耶。 而反于是间止食臭豆羹滓为。 赖吒和罗语父言。 我弃家学道作沙门无家。 我当那所得家。 公呼共归家不肯随去。 公便宿请。 明日来到家饭。 行见汝母。 赖吒和罗言。 大善。 公归语妪言。 赖吒和罗审来在此。 我已宿。 请明日当来饭。 子受请所。 当具者便饶具之。 母即呼舍中奴婢皆着前告言。 我初入门时父母所送。 我金银白珠珍宝。 悉出着中庭地以物覆其上。 婢即受母教。 悉出金银白珠珍宝。 积着庭中物覆其上。 高出人头上。 赖吒和罗。 食时被袈裟持应器。 到父母家。 父母遥见子来入门。 母便取金银积上覆去之。 前以两手把金银散之。 语赖吒和罗言。 见金银珍宝。 是汝母入门时所有也。 汝父所有也。 金银珍宝无央数汝可取。 以布施饮食极自娱乐用。 沙门作为不如作白衣自在家也。 赖吒和罗语父母言。 如使大人用我言者。 我欲诫大人一事。 父母言。 大佳受教。 赖吒和罗言。 取宝物上覆皆用作囊。 悉取珍宝盛着囊中。 载着车上持到恒水边视占深处以投其中。 所以者何。 畜财宝者。 令人多忧。 或恐县官盗贼。 或恐水火或恐怨家。 父母便生意言。 赖吒和罗不可以财宝化也。 试持故时诸美人妓女化还之耳。 母即到诸美人妓女所教令悉沐浴。 庄严着珠环饰服。 如赖吒和罗在时所喜被服来出。 母教诸美人妓女言。 汝出见赖吒和罗者。 但言大家子。 何所玉女胜我曹者。 而弃我曹行学道。 更求玉女乎。 诸美人妓女即受母教庄饰出。 诸美人妓女语赖吒和罗言。 大家子。 何所玉女胜我曹者。 而弃我曹行学道。 更求玉女乎。 赖吒和罗言。 我不用索玉女故弃诸姐去也。 诸美人妓女闻之语即惭愧。 长跪低头以手覆面。 言以不用。 我曹作妻反呼我曹为姐。 赖吒和罗语父母言。 何为致相娆。 欲作饭者善。 不能者已。 父母即为出饭具着前便饭食。 父母欲久视。 其子恐饭已便舍去。 敕闭诸门户皆令下门钥饭竟为父母说经言。 诸野人畜兽不当拘闭。 畜兽不得自在。 且舍人走饭已当去耳。 野兽得脱便走入深山。 梳头着泽画眉粉白黛黑。 可以化愚人耳。 已度世之人。 不可以此化也。 视子骸骨皮肉裹之。 饰以金珠珥珰[王*步]瑶之人。 向是曹人如入汤火中。 火适无所爱。 香熏涂身可以化愚人。 不可化度世之人也。 不能自知当所为而为之。 亦不能别父母。 亦不能别兄弟人心有所爱不能自绝也。 妇女譬若众水。 水流入大海。 愚人向女人。 便流入泥犁中禽兽中薜荔中。 意欲脱于生死忧苦者。 欲得泥洹道者。 当远离妇女。 赖吒和罗为父母说经竟。 便飞从天窗中出去。 如猛师子走得脱。 时国王名拘猎。 与赖吒和罗少小亲厚。 王有一庐观在城外。 赖吒和罗飞往前入庐中。 有树名维醯勒止坐其下。 时王拘猎偶欲出到庐游戏敕庐监令豫扫除。 庐监被敕即行扫除。 见赖吒和罗在维醯勒庐树下坐。 庐监见之。 即行白王扫除已净。 王常可道说亲厚知识赖吒和罗。 今在庐中树下坐。 王欲见者可孚行。 王闻之大欢喜。 即严驾而出到庐外。 下车步入至赖吒和罗所前作礼却坐。 赖吒和罗言。 王来到是大善。 王言。 虽我自来者卿是我少小知识。 意欲持财物极意相遗。 赖吒和罗报王言。 不宜持财物相遗也。 今我以弃重担牢狱解去也。 王复欲持牢狱重担着我上耶。 不宜持是来相与也。 王言。 我当持何等相遗也。 赖吒和罗言。 王但当言。 令我国炽盛五谷丰熟。 人民众多乞丐易得可止我国中。 我不得令吏民侵抂卿王言受教。 当如所愿赖吒和罗所言。 王言。 我欲有所问愿听我言。 赖吒和罗言。 大善。 王便言。 凡人作沙门有四苦事。 乃行作沙门耳。 何等为四。 一者年耆。 二者病瘦。 三者孤独。 四者贫穷。 人有是四苦者乃行作沙门耳。 今我视卿了无是四事。 用何等故作沙门乎。 王言。 所以年耆作沙门者。 人老自念气力薄少坐起苦难。 不能远行治生致钱财。 正使有财产不能坚持。 用是故除须发作沙门。 我视卿了无有是。 头须正黑身体完具。 适是中年当自娱乐。 时有父母啼泣不乐。 卿作沙门。 二者若人身被重病身体羸瘦。 自念不能治生致钱财。 正使有财产不能坚持。 用是故除须发作沙门。 我视卿了无是。 重病身体强健。 三者人有孤独一身不能治生致钱财正使有财产不能坚持。 以是故作沙门。 我视卿了无是。 除王家宗亲。 视我国中尚无过卿者。 四者人贫穷饥寒无以自给。 自念贫穷无以治生。 以是故除须发作沙门。 得乞丐以自活。 我视卿了无是。 我视国中富者无过于卿者。 人用是四苦故作沙门耳。 王问。 宁复有异是四事作沙门者不。 赖吒和罗言。 佛持是四事常自道说。 皆更知之用教诫人。 我心中审如佛言。 是故我除须发被袈裟作沙门。 何等为四。 一者人生无有能避于老者。 无有能止身使不老者。 二者无有能避于病者。 身无有代人死者。 三者人死空身。 不能赍持财产去。 四者人至死无有能厌于爱欲及财产者。 人皆为财产爱欲作奴婢。 佛为我说是四事。 我心信之故作沙门。 王言。 卿说是四事征促。 我意不解。 愿更为我广说之。 赖吒和罗言。 我自问王。 王当以诚报我。 王年二十三十至四十时。 气力射戏上象骗马行步趍走。 当尔时自视宁有双无。 王言。 实如赖吒和罗言。 我年二十三十至四十时自视无双。 如我射戏上象骗马行步趍走。 今年长老气力衰微坐起苦难。 意欲有所越蹈不能越度。 赖吒和罗言。 佛说是一事。 我用是故剃头须作沙门。 王言。 佛说是事。 实奇实善入我心中。 赖吒和罗问王言。 国中宁有傍臣百官仰王生活者不。 王言然有是。 赖吒和罗言。 王曾被病困劣着床时不。 王言然有是。 赖吒和罗言。 被病着床时。 王呼傍臣百官仰王生活者教敕言。 今我被病困剧。 汝曹共分取我病去。 王虽有是教臣下宁能共分王病持去不。 王言不也。 身会当自受之。 傍臣不能代。 赖吒和罗言。 佛说是。 是为二事。 我用是故作沙门。 王言。 实奇实善入我心中。 赖吒和罗问王言。 若人寿终欲尽且死时。 人之意所不喜也。 虽不喜亦不能得离于死。 赖吒和罗言。 人自知当死。 何以故。 不豫持珍宝着当所生处。 王言。 不能持珍宝豫着当所生处也。 皆当弃空去耳。 赖吒和罗言。 佛说是。 是为三事。 我用是故作沙门。 王言。 佛说是事。 实奇实善入我心中。 赖吒和罗问王言。 王宁有国中安宁人民炽盛五谷丰熟。 王言有是。 赖吒和罗言。 若有人从东方来至诚语王。 王亦当信其所言。 我从东方来见有大国。 国中丰熟人民炽盛。 我识道径。 能持王兵往攻取其国。 王闻是语。 宁欲使人往取其国不。 王言然。 贪其利入犹欲取之。 赖吒和罗言。 若复有人从方来西方来北方来者。 道说有国如东方者。 王宁欲取之不。 王言然。 贪其利入犹欲取之。 赖吒和罗言。 若复有人从海一边渡来至诚语王。 王亦信其所言。 言海一边有大国。 国中五谷丰熟人民炽盛。 我识道径。 能持王兵往攻其国。 王闻是语。 宁欲使人取其国不。 王言然。 贪其利入犹欲取之。 赖吒和罗言。 佛见是事。 知人苦贪无厌足也。 是为四事。 我用是故作沙门。 佛见是四事用教诫人。 王言。 佛说是事。 实奇实善入我心中。 王言。 佛豫知去来现在之事。 善乃如是耶。 赖吒和罗言。 王自有国及四方国常不厌足。 复悕望海外国。 佛见世间人有财宝者。 皆坚藏守之。 不肯布施与人悭贪藏之。 更复求索。 帝王及人民皆不知厌足。 至于死不弃爱欲。 会当舍其死所有财宝皆置空去。 当趣所作善恶道。 善恶随人如影随人。 人死后家室宗亲啼哭悲哀。 棺敛葬埋。 人生独生死亦独死。 身作善恶身独当之无有人代者。 饮食金银珍宝。 不能令人得道。 财富不能救护人命令不老死。 人之所思念多端。 人之所爱乐也。 人志意数转不能专一。 佛言。 人坐恣意故以致凶变怨偶恐惧。 譬如穿盗者之所念也。 人从后得之。 身所作恶自陷其死。 如世间人作恶。 死后当入泥犁畜生薜荔中。 譬如树木生华叶成实者。 中有花时堕者。 中有成果时堕者。 中有大时堕者。 中有熟时堕者。 人亦如是。 中有从腹中堕者。 中有堕地死者。 中有半年死者。 中有老时死者。 人命不可知。 赖吒和罗言。 我用是故作沙门。 凡人谓我不能治家故作沙门。 虽有诸论议要不如学道。 赖吒和罗说经竟。 王便得第一须陀洹道。 便受五戒。 一者不杀。 二者不盗。 三者不犯他人妇女。 四者不妄语两舌。 五者不饮酒。 王受戒已。 即作礼而去。 发布时间:2025-05-14 15:20:54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book/6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