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说寂志果经一卷 内容: 小乘阿含部·第0589部佛说寂志果经一卷东晋沙门竺昙无兰译佛说寂志果经闻如是。 一时佛游王舍城。 耆域奈园。 与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俱。 时王阿阇世。 七月十五日。 过新岁腊。 与群臣百官俱。 眷属围绕。 上寂安观。 谓群臣言。 诸卿当知。 如是我修非时愁悒不改。 虽得此岁。 愦惨不次。 当何方便除其怵愓。 有臣白王。 当以五乐消散忧虑。 有臣。 当作名倡巧妙异妓鼓乐弦歌。 可以疗忧。 有臣白王。 宜以四种象马车步勇猛兵士。 消除悒愦。 有臣白王。 不兰迦葉。 莫轲离惟瞿楼。 阿夷专其耶今离。 迦旃。 先比卢持。 尼揵子等。 是诸师者。 各与五百之众。 在此大城。 可严大驾。 造与相见。 谈听欢娱。 可离所患。 时有童子医王。 名曰耆域(晋言固活)。 持扇侍王。 王顾谓言。 卿何故默。 独无所陈。 耆域白王。 欲蠲灼炀忘忧除患。 今佛世尊。 与弟子众俱在奈园。 可到佛所稽首致敬。 咨启疑惑。 乃得开解。 时王阿阇世。 便即欲见天中之天。 答耆域言。 善哉大佳。 当俱往觐。 耆域受教。 严五百象。 五百釆女。 严讫白办。 宜知是时。 王乘驾象。 名曰仁调。 与五百侍从俱。 导卫前后。 出王舍城。 然大炬火。 时王恐懅。 住止不前。 谓耆域言。 佛与几比丘俱在奈园。 答曰有千二百五十。 王曰卿得无诈。 令吾出国。 道相危乎。 每至异道诸惑志所。 其众五百。 音声扬逸。 今比丘多而不闻声。 耆域曰王。 莫恐莫懅。 不敢谋王。 不造逆害。 及后贵人。 惟佛世尊。 长夜寂然。 弟子志学。 法则静然。 愿王前睹上妙光明。 见佛世尊诸弟子众。 意尔乃悦。 于是王阿阇世。 遥见世尊。 便下所乘。 屏毖五事。 脱王冠帻缨络宝服幢花翠羽。 去盖收刀。 步到讲堂。 问耆域曰。 佛为所在。 答曰。 众比丘前坐者是也。 威神光光。 功德巍巍。 王前诣佛。 问讯占对却住一面。 观佛比丘众。 悉坐寂定。 无量清净。 甚深微妙。 其心欣然。 叉手向佛。 白世尊言。 佛心寂然。 微妙无念。 弟子亦尔。 愿令我心志于微妙隐定如是。 有一童子。 名曰帛贤。 白其王言。 大王愿欲得是行耶。 王白佛言。 唯然世尊。 愿乐众僧其心欢悦。 于是王阿阇世。 白佛言。 愿欲有所问。 傥有听者。 乃敢发言。 佛言。 便问在意所欲。 王言。 所可供事。 及诸所欲。 娱乐睡眠。 合聚计校算术。 印绶大臣。 百官群从。 太史占变知人终始。 受人恭敬饮食伎艺。 或为己身父母妻子奴婢。 供养沙门梵志。 施以上供。 求索安隐吉祥之利。 颇有立于是佛法律。 得道证不乎。 佛言。 大王曾问诸外异道如是谊不。 王白佛言。 曾到不兰迦葉所问。 所有象马乘车步行。 财宝侍从箧藏。 力士勇猛。 大象车。 娱乐睡眠。 合会天人。 印绶大臣。 百官群从。 太史占变。 知人终始。 所可恭敬。 有所作为。 或为己身。 求索安隐。 或为父母妻子奴婢。 供养沙门梵志。 施以上供。 是我宁得法律之正。 入寂然道乎。 即报我言。 无有是也。 亦无世尊。 无答善恩。 亦无罪福。 无有父母。 亦无罗汉得道之人。 供养无福。 亦无今世后世。 亦无专行一心道志。 于是虽有身命。 寿终之后。 四事散坏。 心灭归无。 后不复生。 虽葬土藏。 各自腐败。 悉尽如空。 无所复有。 唯然世尊。 我问外师。 以是见答。 我心念言无。 云何而无罪福报应。 譬如有人问奈何类。 以瓜答之。 问瓜以奈答之。 不兰迦葉。 亦如是也。 言语颠倒。 无有本末。 虽闻彼说。 不以为解。 王阿阇世白佛言。 我复至莫轲离瞿耶娄所问。 何谓小处欲处。 人无因缘得净人。 为有罪福不为无知无见。 亦答我言。 无今世后世。 无力不力。 无精进。 一切人得其苦乐。 若问六以七答。 世尊譬如问奈以瓜答。 问瓜以奈答。 此异道人如是。 在我国内。 问其所问。 以是见答。 问其所言。 不以开解。 即便舍去。 我复至阿夷专所问。 何谓所住处欲处。 云何于是法律。 得至道证。 答我言。 唯大王。 他人往问。 亦作是答。 言有后世复生。 我间之亦言有后世。 设有后世复生世间。 为有为无。 如我意想。 为有后世。 或无后世。 或有人往问言。 傥有后世傥无后世。 或有是或无是。 譬如人问奈以瓜答。 问瓜以奈答。 阿夷专亦如是。 问沙门得道之证持异术多事。 答我言语无次。 我心念言。 一切王舍城所有异道。 不能开解除我愁意。 当于何所。 得沙门梵志令解我意。 使不忧悒。 见阿夷专所说无益。 便起舍去。 我复至波休迦旃所问。 何谓所住处。 粗问畜生所由。 于是法律。 云何得道证。 答我言。 唯大王。 其有人得受身者。 无因亦无缘。 无有想。 亦无贡高。 积累贼害。 于住立而得住处。 于是得身。 无有失者。 所想知想。 而自流行。 谓罪福善恶。 其有人所断截。 目所睹见。 无有诤讼。 有身寿尽不忧命死。 彼无有说是欲我当死。 及诸天用人故说寿终没已。 于是人间爱欲劳尘天人见欲其欲及便有五贼六十二种。 其六十二种者。 无种性。 俱说六十二事。 与种性俱。 无用思想。 入其八难。 皆当弃捐。 常得增益。 便得安隐。 已得安隐。 常在于天。 已在于天。 便有八十四大念。 与幻术俱。 与微妙俱。 便起老病苦。 无有道人。 亦无梵志。 所说如是。 我戒清净。 又离爱欲。 于欲已尽。 常随逐身。 譬如灯然已然。 其事如是。 无得道梵志。 譬如有人问奈以瓜答。 问瓜以奈答。 其波休迦旃如是。 我问沙门得道之证。 通持老病人答我。 我心念言。 问于道证。 反以是答。 闻其所言。 不以为悦。 不用作解。 便起舍退。 我复至先比卢持所而问之。 问所住欲。 于是法律。 云何成道。 答我言唯大王。 人所作教。 人所当为。 所断所夺所见离见。 所求皆厌。 愁忧自推。 毁瓶壅离悭贪。 破坏国城。 败害人民。 杀盗淫泆妄言两舌饮酒斗乱。 虽犯是事。 无有罪殃。 所布施者。 无有福报。 残害悖逆。 作众不善。 无罪无福。 亦无所取所作。 无因缘。 无有至诚。 亦无质朴。 纵行义理。 善恶无应。 譬如问奈以瓜答。 问瓜以奈答。 比卢持亦如是。 问行法。 当得道证。 更答断绝。 无有罪福。 我心念言。 何缘如是。 不以为解。 即便舍退。 我复至尼揵子所。 问尼揵子。 何谓得所住处欲处有人无耶。 所受罪福。 云何为前世事乎。 学道为得道不。 答我言。 唯大王。 一切现人有所见者。 所得罪福皆是前世之事因缘爱欲而生因缘有老病。 于是学道有因缘想。 因生子孙然后得道。 譬如问奈以瓜答。 问瓜以奈答。 我问得道之证。 反以虚妄见答。 我闻其语。 不悦不乐。 即起舍退。 王阿阇世白佛言。 遍问诸师。 不得开解。 敢问世尊。 财宝所在处。 唯以所问。 愿答其疑。 云何寂志梵志。 于是法律。 逮得道证。 佛告王言。 在所欲问。 吾当为汝事事分别。 令心结解。 我先问王。 王以意答之。 云何大王。 若有人着好衣服。 供侍王。 以自娱乐。 其人不乐居处及本土。 心自念言。 阿阇世王是人。 我亦是人。 王以五乐自娱。 衣服自严。 不乐本土。 不怀居处。 我当立德离诸罪殃。 我不如除鬓发被袈裟作沙门。 以家之信。 舍家为道。 便受法戒。 奉行道禁。 不杀盗淫。 不妄言两舌恶口骂詈。 不怒嫉痴。 于王意何如。 往诣王所白言。 其人好庄严。 供侍王者。 不乐居处。 亦不怀土。 以家之信舍家为道。 护身口意。 不犯众恶。 修行十善。 王奈之何。 王白佛言。 我见其人。 当欢喜问讯恭修礼敬。 供养衣服饮食床卧具。 病瘦医药。 佛语王。 其人未行大法得道果证。 王白佛言。 取其说法。 佛语王。 我与世间。 为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世尊。 便即说法。 初语亦善。 中语亦善。 竟语亦善。 谊慧妙具。 讲清净行。 若尊长者有子。 闻佛所讲说经。 于如来法律。 得信善利自见。 于佛法中。 有大善利。 即得法忍。 念念止居家逼于垢尘。 其出家者。 为无挂碍。 便一其心止除欲乐。 尽其形寿。 奉清净行。 念言我欲弃家财产门室眷属。 下须发被袈裟。 以家信出遵道。 舍所乐立家志。 奉比丘戒。 二百五十。 不犯道禁。 护得度法。 行止礼节。 不失仪捡。 忽除所有靖恭畏慎。 一心平等。 修习正戒也。 远离于杀。 不执刀杖。 心怀惭愧。 普安一切。 不施恐怖。 其心清净。 无所加害。 远离盗窃。 除不与取。 乐喜惠施。 心欲放舍所思念安。 常自护己。 其心清净。 不与不取。 远离淫行。 净修梵行。 志于贞洁。 消灭浊欲。 其心清净。 不为色惑。 远离妄语。 不尚虚诞。 未曾诈殆。 志存诚信。 所住安谛。 不违世誓。 其心清净。 不怀欺伪。 不乐两舌。 谗谤败德。 未曾传说。 斗乱彼此。 和解变诤。 散除怨害。 其心清净。 不仇两舌。 远离恶口。 不好骂詈。 每制自在。 未曾放恣吐不善言。 所说柔顺。 无粗犷辞。 听服踊跃归仰。 其心清净。 曾不骂詈。 远离绮语。 发言应节。 无所毁害。 详在谊法。 所说安详。 寂静无失。 分别情理。 其心清净。 志不绮语。 远离无黠。 除去愚心。 不贪他有。 不求人短。 己身及人。 常求大止。 其心清净。 不怀愚痴。 远离嗔怒。 无恚害意。 常怀慈心。 志存善权。 哀护蠕动。 羞愧安慰一切众类。 其心清净。 不怀恚怒。 远离睡眠。 心习空行。 常行寂然。 未曾安寝。 欲思见明想欲得起。 其心清净。 志不睡眠。 远离调戏嘲谈呓语。 行无所著。 无有卒暴。 其心清净。 志不调戏。 远离狐疑心不犹豫。 秉意一定。 在于善法。 其心清净。 志不狐疑。 远离邪见。 今世后世。 信施得福。 孝顺父母。 尊敬贤圣。 奉修善道信人。 寿命后当复生。 得道六通平等之行。 其心清净。 无有邪见。 远离谀谄。 其心质朴。 不怀巧伪。 不用斤斗尺寸侵欺削人。 不行系缚及与牢狱。 无毁无望求欲得明。 其心清净。 志不谀谄。 远离男女。 不乐居家妻子爱欲。 省除区疑。 其心清净。 无所荣冀。 不畜奴客仆从婢妾。 不乐治家。 其心清净。 不妄执事。 不畜象马牛羊。 不乐畜兽。 其心清净。 不志车乘。 不畜鸡鹜狗犬猪豕。 无所利求。 其心清净。 不在鸡猪。 远离庐馆。 不饰屋宇。 不畜田宅。 园圃果蓏。 其心清净。 不在田舍。 远离金银高广之座。 不乐绮丽茵褥几筵。 其心清净。 不寝高床。 远离七宝。 不畜珍琦。 舍除玩弄。 无所荣冀。 其心清净。 不贪财色。 远离花香。 不乐杂馨。 身不芬薰。 无所希求。 其心清净。 不志花香。 远离非时饭食。 中节恒以一食。 终为期限。 其心清净。 饭不失时。 犁地下种。 庄严中间见所为行。 行沙门事。 严净其心。 光[火*僉]忧愁。 除诸秽害。 常行真正。 节度知足。 一心在道。 然后为沙门梵志。 受信施食。 在土地郡国县邑。 所行如法。 根本常净。 茎节枝叶华实亦净。 具足种种清净。 其种像如是。 在郡国县邑作沙门远离是。 若有沙门梵志。 是应食信施。 所住处善思念其人。 行常如应。 若有沙门梵志。 所在受信施食。 所止住处。 所行不应。 求索饭食。 校计合会。 求索香华衣被床卧。 藏去珍宝。 求索其处。 沙门道人。 皆远离是。 若有沙门梵志。 食信施食。 坐高广猗床。 处于宝床。 所行求应。 庄校榻筵釆画文蓐锦绣。 若好缯彩。 惊起毛竖。 执持幢拂。 乘象车马。 志求好食。 常在名色。 沙门道人。 皆远离是。 若有沙门梵志。 食信施食。 沐浴自在。 所行不应。 所行断绝。 香华自薰。 求索供养。 不以道理。 手执刀盖。 校以真珠璎珞。 臂腕颈脚。 身着白净衣服。 短截树木。 如此住行。 沙门道人。 当远离是。 若有沙门梵志。 受信施食。 自绮其身。 所住之处。 其行不应。 斗象牛马鸡羊犬豕。 斗乱于人男女大小。 往观战斗及众大会。 如是之行。 所可求住。 沙门道人。 远离如是。 若有沙门梵志。 受信施食。 自庄严身。 所住以非。 其行不应。 但行听象声群马车行人牛羊。 挝鼓妓乐歌舞调戏话语。 如是之法。 异道道行。 沙门道人。 已远离此。 若有沙门梵志。 受人信施食。 行樗蒲博戏。 所住非法。 其行不一。 便共竞诤鞬橛兜榻君犊塞推卢。 如是之行。 非法所住。 沙门道人。 已远离此。 若有沙门梵志。 受信施食。 常共斗诤遘校言语。 所行非法。 所住非法。 其行不应。 此为是法。 是为非法。 是不如是。 是为一法。 不如卿语。 我所行法。 汝所为不应。 我所为应。 汝有因缘。 我无因缘。 汝自前往在后妄语。 我得卿胜。 卿无所种。 但行众恶。 当见危害。 我得度脱。 卿见弃捐。 不得自在。 如是诤讼非法之言。 沙门道人。 已远离此。 若有沙门梵志。 食信施食。 生共呓语。 其行不应。 王者云何盗贼。 云何战斗。 云何饮食。 云何衣被男女大小。 云何说世事因事好事。 如是之像。 非法之言。 沙门道人。 已远离此。 沙门梵志。 受信施食。 妄说非事。 其行不应。 说王者婆罗门事。 说树木人事。 说国事。 于此彼当如是。 彼国当有是。 此人当往彼。 彼人当来此。 如是句所言非法。 沙门道人。 已远离此。 沙门梵志。 受信施食。 而行谀谄。 所为非法。 其行不应。 坐共语言。 是为得利。 是为衰折治生贾贩财物之人。 如是谀谄非法之事。 沙门道人。 已远离此。 沙门梵志受信施食。 学修幻术。 兴起邪见。 说日之怪。 逢占观相妄语有所夺。 学品术处度术所学咒欺诈术。 乾陀罗咒孔雀咒杂碎咒术。 是异术欺诈迷惑。 如是之像。 非法之术。 沙门道人。 已远离此也。 沙门梵志。 受信施食。 学迷惑咒欺诈之术。 观人面像。 星宿灾变风云雷雾。 求索良日。 夏月之时某聚落当雨不雨。 其地当吉不吉。 说国王事。 如是之行。 非法之术。 沙门道人。 已远离此。 沙门梵志。 受信施食。 学有若干种非取之法。 畜生之业。 处方行药。 住在所欲。 令人短气吐下泪出。 动人血脉。 志不忠正。 说欺诈术。 占安隐事。 如是之像。 畜生之业。 沙门道人。 已远离此。 沙门梵志。 受信施食。 所行非法。 以断饐口说嫁娶事。 其有居跱。 某馆某舍某堂怀躯。 某堂嬿处。 某有宫殿。 为精进行。 某有堂馆。 无精进行。 说王者杂事。 如是之像。 畜生之业。 沙门道人。 已远离此。 沙门梵志。 受信施食。 作若干种畜生行。 邪见之业。 有占相珠宝牛马居家刀刃。 所见相男子女人大小。 如是之像。 邪见之业。 沙门道人。 已远离此。 沙门梵志。 受信施食。 或有妖妄之本行非法业。 无智之事。 自以为智。 卜问行符咒。 如是之像。 邪见之业。 沙门道人。 已远离此。 沙门梵志。 受信施食。 或见善或见恶。 豫说米谷当饥贵当平贱。 当有恐怖当有安隐。 当大疫当死亡。 如是之像。 邪见之业。 沙门道人。 已远离此。 沙门梵志。 受信施食。 说某国王战斗当得胜。 某国王当不如。 某国王当出游观他国。 他国王不得自在。 此当得胜。 彼当败坏。 此王象马六畜车乘多。 彼王象马车乘少。 如是之像。 邪见之业。 沙门道人。 已远离此。 沙门梵志。 受信施食。 共说日月顺行。 日月差错。 星宿顺行。 星宿差错。 日月运行迟疾不顺。 当有灾异无常之变。 日月当蚀。 或雨霜雹。 或当霹雳。 如是之像。 邪见之业。 沙门道人。 已远离此。 沙门梵志。 受信施食。 便说日月是故顺行。 以是不顺行。 星宿顺有因缘。 不顺亦有因缘。 有所挂碍变怪。 日月西行。 或言东行。 或言当蚀。 又云何不蚀。 当雷电霹雳。 如是之像。 常见证验。 沙门道人。 已远离此。 是谓贤圣。 我弟子沙门。 以是奉贤圣戒品。 行知止足。 衣取蔽形。 食裁充口。 所游至处。 衣钵随身。 无所顾恋。 譬如飞鸟飞行空中两翅随身。 比丘如是。 奉贤圣戒。 心知止足。 无所希望。 一晓节度。 其行安隐。 尽行安详。 视眄观眄。 不失仪范。 屈伸进止。 依法从宜。 坐起安雅。 行无所坏。 持是戒品。 第一知足。 根门寂定。 心在安迹。 诸根不乱。 守护其心。 救使无想在道。 目见好色。 不想求以为好。 断截所受。 奉行善本。 其心内住。 远离内色。 守护眼根。 如是耳声鼻香舌味身更。 不以想求。 亦无所著。 除诸不可。 弃疗愚痴。 断不善法。 其意内住。 救使不乱。 令心根定。 其比丘奉是贤圣戒。 第一知足。 其心寂定。 礼节根定。 于内无起。 而行安隐。 闲居寂然。 山薮避猥岩穴野处。 身燕其中。 离世无点。 心念无想。 不贪他有。 不起愚痴。 不侵乱人。 常行慈心。 其意清净。 无有痴想。 所在游行。 心无所著。 快善安隐。 譬如有人远行求利。 经过恶道。 得度崄迮。 多获盈利。 无所遗亡。 供给妻室男女亲族。 其人自念。 心甚欢喜。 比丘如是。 远离愚痴。 其心清净。 无有垢浊。 已除恚害。 喜悦无秽。 譬如有人得疾着床。 连年羸顿。 后日得愈。 安隐有力。 饭食消释。 心自念言。 我本委厄。 今得除愈。 比丘如是。 除嗔恚心。 熟自思惟。 心亦欢喜。 譬如有人为他下使。 羁羁作役。 终无休闲。 不得自在。 然后得免脱为良民。 心自念言。 我本属人。 今得脱出。 心亦踊悦。 比丘去疑心无犹豫。 立在清净欣喜踊跃。 譬如有人拘闭牢狱。 楚痛苦毒。 然后得出。 心自念言。 我本幽闭。 今已得脱。 亦自侥爱。 比丘如是。 除去狐疑心。 净无瑕欢喜。 比丘除不正心。 正心无瑕想。 清净其志。 譬如有人遭值谷贵。 恐怖饥饿。 得济安隐。 救摄其命。 值得丰殖。 谷米平贱。 逸豫无畏。 心自念言。 我本饥匮。 危困难言。 今得饱安。 心亦欢喜。 比丘如是。 除不正心。 无众想行。 却本清净。 无疑心。 除五盖。 远尘劳心力得智慧。 而脱众厄。 刑狱饥饿已去。 爱欲众不善去。 有想有行。 寂而清净。 行第一禅。 譬如有人入水洗浴。 清洁无垢。 度在岸边。 心亦欢喜。 比丘如是。 寂然独处。 安静喜悦。 观视一切。 身本所起。 睹无有身。 普观无根。 心用寂然。 喜悦安隐。 第一一心。 彼以是定。 其心清净。 寂然住立。 得无有异。 爱欲以尽。 除去想行。 内以具足所念。 安隐为善行。 第二一心。 复以是身。 得三昧定。 欢喜安隐。 以无挂碍。 观视具足。 无有身类。 成无所与。 当定欣喜。 譬如青莲芙蓉蘅华生于污泥。 长养水中。 虽在水中。 其根叶华实。 在水无著。 亦无所污。 比丘如是。 于是身与三昧。 安隐欢喜。 彼以是正受之心。 至于坚住。 得无有异。 清净其心。 无有欲尘。 第三一心。 彼以是心。 身安隐意定安隐无著。 设无有身。 普观遍无所有。 亦不复欢喜。 安隐不乱。 譬如有山。 完具无缺。 广普无边。 东方风来而不能动。 南西北风。 亦复如是。 所以者何。 其下根坚。 不可动故。 中有流水清凉且美。 无能污者。 用依山故。 流满具足。 周普遍流。 无所不至。 用水清净之故。 比丘如是。 于是观身。 无所爱乐。 所倚安隐。 其行具足。 观视无身。 尔乃普见。 彼以是心安隐之行。 清净无瑕。 坚住无异。 除去爱欲。 无苦无乐当行第四禅一心。 譬如有人月七八日。 着新衣服。 首面悦怿。 观视其无有裸形。 欲着上好妙衣之故也。 比丘如是。 身行清净。 其心无垢。 欢喜得度。 行无所处。 不见有身。 普观无处。 用心清净。 无有众秽。 譬如郡国县邑。 不远有大讲堂。 有人在上然火然明。 其明等焰。 不高不下。 风不能灭。 鸟不能覆。 及余众类。 不能翳明。 坚住不动。 比丘如是。 其心不乱。 坚住不动。 已得空净。 比丘作是了知。 已得正受。 其身寂然。 是四大身。 从父母生。 魂神所依。 弃身不乐常立。 身心是可患厌。 不复更受。 使心无色。 除去一切形类身诸有种。 不失根本立身心。 化现诸身。 具足众好。 无所缺减。 譬如拔草木根株。 明者见知。 如拔根本。 不复更生。 比丘如是。 晓了如此。 其身所有。 见有名色。 四大合成。 从父母生。 衣食所养。 为虚伪覆。 有何坚固。 为摩灭法。 魂神所依。 使住不乱。 亦不动摇。 我当立身心。 化现众身。 无有色心。 具足形容。 诸根无毁。 从三昧起。 化若干身。 形容具足。 譬如有人出箧中虺。 明者见之。 知为四虺之箧。 比丘如是。 晓了如此。 是有形之身。 依所温燸。 四大合成。 从父母生。 魂神依之。 当立身心。 变现众形。 无有名色。 具足形容。 说根无缺。 从三昧起。 化无数身。 譬如有人从鞘拔刀。 明者见之。 是鞘中有利铁刀。 今拔出耳。 比丘如是。 晓了如此。 普观其人。 化无数形。 众好具足。 令不缺减。 比丘以是三昧正受。 其心清净。 无有瑕秽。 除去尘劳。 柔濡无欲。 坚住不动。 神足之慧。 已逮得证神通之慧。 心无增减。 其行平等。 尊大自在。 心念无畏。 以一身化无数身。 无数身还令为一。 独立现变。 若干之慧。 出彻墙壁。 而无碍迹。 譬如飞鸟游于虚空。 出无间入无孔。 入地无挂。 如出入水经行水上。 譬如履地。 在虚空中。 正跏趺坐。 如飞鸟云。 于是日月威神广远。 以手捉持。 而扪摸之。 变身上至第九梵天。 譬如巧黠陶师。 调和其泥。 摸好摸像。 埏埴作器。 无所不成。 比丘如是。 得神通在所变化。 至于梵天。 譬如调象马师。 调诸象马。 皆令成就。 比丘如是。 神通变化。 身至梵天。 譬如金师所锻工巧。 取紫磨金。 作臂环璎璅印步耀胜。 随意悉成。 比丘如是。 神通变化。 身至梵天。 比丘持三昧正受。 心净无瑕。 至于证智逮得神通。 心无所著。 眼能彻视。 见天上天下善恶所趣。 耳能彻听。 闻诸天人所语。 及蚑行喘息人物之声。 譬如达士丈夫。 吹大鸣[虫*(嬴-口+(罩-卓))]。 立大台上。 尽力吹之。 其声四闻。 比丘如是。 道耳彻听。 诸天人善恶所归。 皆悉闻知。 用得道证神通。 普彻知他人心所念善恶。 有欲无欲。 有怒无怒。 有慈无慈。 有痴无痴。 有黠无黠。 有尘劳无尘劳。 得道证不得证。 乱心静心。 进者怠者。 功德智慧。 有量无量。 皆悉知之。 譬如郡国县邑。 不远有大棚阁若高楼。 人住其上。 见无数人行来出入。 智者见之。 观出入者。 比丘如是。 见他人心所念善恶是非。 普及一切世间形类。 佛言。 其比丘得神通者。 念过去无央数世事。 慧心痴心。 见一世十世百世千世万世千万世无数世。 往来周旋。 天地成败。 是人本生。 彼来生此。 其所在处。 土地名字。 种姓名色。 长短好丑善恶。 彼没生此。 此没生彼。 悉了知之。 譬如有人从此聚落到某聚落。 坐起言语。 卧眠不语。 从彼聚落。 来还至此。 坐起言语经行。 皆识见之。 比丘如是。 识知如海。 见过去无数世事。 佛言。 比丘得神通者。 其心清彻。 道眼洞视。 过于人本。 见人没生。 善恶好丑。 归善道恶道。 是人身行善口言善心念善。 正观无邪见。 缘是之本。 寿终得生天上。 是人身行恶口言恶心念恶。 缘是之本。 身死之后。 堕恶道中。 譬如有人住高楼上。 视行人往来出入及坐欢喜悲哀。 比丘如是。 逮得神通。 道眼彻视。 清净无瑕。 见去来事。 佛言。 比丘逮得神通。 诸漏已尽。 慧证三达。 不以戏疑。 解知苦习尽谛道谛。 除流无流无有痴心。 悉见其本。 深谛无异。 见知如是。 已度欲漏。 所有痴漏。 其心净脱。 则度脱已。 度智具足。 生死已断。 已逮梵行。 所作已办。 知名色本。 佛言。 大王。 是为现在沙门道果。 于是摩竭王阿阇世。 起坐稽首佛足。 自首悔过。 唯愿世尊。 原其罪舋。 譬如小儿愚痴无智。 迷惑失志。 无有善权。 佛为法王。 一切父母。 常立正法。 救迷立法。 无怒害阴盖。 今若更生。 愿世尊受身归命。 自见过恶。 更受敕诫。 惩改既往。 修顺将来。 佛言。 大王。 如仁所言。 实如小儿。 愚痴无智。 迷惑无权。 害其父母命。 今归法王。 为得更生。 自见罪过。 于是法律。 为得善利。 不为有损。 时王阿阇世。 叉手向佛。 唯愿世尊。 受我供施。 及比丘众。 时佛默然即已受请。 王知受请。 其心喜跃。 绕佛三匝。 稽首而退。 时王既退。 去佛不远。 告耆域童子。 卿之于我多所饶益。 令吾诣佛。 启受法诲。 得觐世尊。 免吾罪尤。 令重咎微轻。 佛告诸比丘。 王阿阇世。 已得生忍。 虽害法王。 了除瑕秽。 无有诸漏。 已住于法。 而不动转。 于是坐上。 远尘离垢。 诸法眼生。 王还归宫。 即夜设百种饭食肴膳精细。 明旦往诣佛所。 稽首佛足。 白佛言。 时以到。 愿尊自屈。 佛即与比丘僧俱。 眷属围绕。 往诣王宫。 佛众坐定。 行澡水讫。 便布饭食。 手自斟酌。 食澡毕竟。 王取小榻。 而坐佛前。 听佛说经。 王白佛。 唯然世尊。 愿受我一夏之请。 于王舍宫。 供养所乏。 及比丘众。 当为佛立五百精舍。 令千二百五十人。 寝息有所。 仓库米谷。 中宫小大。 当进所供养。 佛言。 大王喜悦则所施具足。 前已受舍卫国长者须达之请一夏矣。 王白佛言。 彼国长者。 为得善利。 佛天中天。 先受其请故。 时佛为阿阇世王说法。 令心开解。 佛说偈言。 有作火祠者  一切自谓上  王者人中尊  海为众流本  星宿中月明  日者昼垂光  上下所往来  所事谓萌类  天上及世间  佛道为最尊 佛说经已。 王阿阇世。 诸比丘众。 诸天阿须伦。 闻经欢喜。 作礼而去。 发布时间:2025-05-14 15:20:48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book/6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