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说长寿王经一卷 内容: 大乘单译经·第0451部佛说长寿王经一卷开元录云安佑二录并失译师今附西晋佛说长寿王经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是时佛告诸比丘。 昔有菩萨为大国王。 名曰长寿。 王有太子。 名曰长生。 王治国以政。 刀杖之恼不加吏民。 风雨时节五谷丰熟。 有邻国王治行暴虐。 不修正治国民贫困。 谓傍臣曰。 我闻长寿王国去是不远。 炽饶丰乐而无兵革之备。 我欲往彼攻夺其国。 为可得不。 傍臣对曰。 大善。 遂兴兵而行到长寿王国界。 界上吏民走行白王曰。 彼贪王兴兵而来。 欲攻明王之国。 唯愿备豫。 长寿王召其群臣而告之曰。 彼所以来者。 但贪我国人民仓谷珍宝耳。 若与其战必伤吾民。 夫诤国杀民。 吾不为也。 群臣曰。 臣等皆晓习战法必能胜彼。 不使明王之兵为彼所侵也。 王曰。 若我胜彼即有死伤。 彼兵我民俱惜寿命。 爱我害彼贤者不为也。 群臣不听。 留王于宫。 乃自相与于外发兵。 出往界上逆而距之。 长寿王乃谓其太子曰。 彼贪我国故来攻我。 今群臣以我故欲逆而距之。 夫两敌相向必有缺伤。 今欲与汝俱委国亡去。 太子言诺。 即父子共踰城而出。 幽隐山间。 于是贪王遂入其国。 募求长寿王金千斤钱千万。 长寿王后日出于道边树下坐。 有远方婆罗门来。 亦息于树下。 问长寿王曰。 卿何处人何缘在此。 王曰。 我此国中人也。 偶来到此戏耳。 长寿王问婆罗门。 贤者从何所来将欲所之。 婆罗门言。 我远国贫鄙之道士。 遥闻此国长寿王好喜布施周救贫羸。 吾故远来欲从乞丐用自生活不知王意于今云何。 卿是国人听闻其意。 于今何如故肯布施不也。 王默自念。 子用我故故从远来。 值我失国到无所得。 而当空去甚可哀念。 于是王乃垂泪而谓婆罗门曰。 我即是长寿王也。 有他国王前来攻我。 我委国亡隐藏此间。 今闻贤者故来相归。 值我空穷无以相副。 将奈之何。 两人相向哽咽啼泣。 王曰。 我闻新王慕我甚重。 卿以我头往可得重赏。 婆罗门曰。 遥闻大王周救一切故来乞丐。 庶得几微以养余命。 值王失国自我薄福。 今教断头不敢承命。 王曰。 卿故远来欲有所得。 遇我困乏。 无以相副。 且人生世皆当趣死。 吾等当死。 愿以身相惠。 何为辞让之也。 今若不取后有来者我犹与之。 不如早取也。 婆罗门言。 我不忍杀大王。 大王。 若有弘慈之意必欲殒命以相惠施者。 但当散手相随去耳。 王即随去到城门外。 而令缚之以白贪王。 王即雇婆罗门金钱之赏。 遣令还去。 贪王于是。 乃使人于四街道头烧杀长寿王。 王故群臣白贪王曰。 此臣等故君。 今当就终殁之罪。 愿得为设微具以遣送之。 贪王听之。 群臣具馔哽咽临之。 人民观者皆言。 王枉死。 郭邑草野莫不呼天。 太子长生时出在道边。 听闻人语知父为贪王所得。 乃佯担樵出于市卖之。 间闹人中当父前住。 观见父当死心中悲痛。 父见长生恐其嗔恚为父报怨。 父乃仰天太息曰。 夫为人子欲为至孝。 使汝父死而不恨慎。 莫为汝父报怨也。 即汝父乐死而不忧。 若违父言行杀他人者。 即令汝父死有余恨。 长生不忍见其父死。 因还入山。 长寿王遂就烧死之诛。 长生久后自念。 我父仁义深笃至死不转而此贪王无状不别善恶。 枉杀我父。 虽我父有慈恻淳仁之心死而不恚。 然我不能忍也。 我不出杀此贪王者。 我终不苟生于世矣。 遂出佣赁国中。 大臣徇园于市赁人。 得长生使种菜种。 菜甚好。 后日大臣案行园田。 见菜甚好呼问园监。 园监对曰。 前赁得一人使为之。 故好如是。 大臣因呼长生见之。 问言。 卿颇能作饮食不耶。 对曰能作。 使作饮食甚甘美。 因以请王。 王往临。 食饮食甘美。 因问。 谁作此食者。 臣对曰。 臣前赁一人能作此食。 王遂呼将归宫使作饮食。 后日王问长生。 汝宁便习兵法不。 对曰。 实便习之。 王因取以置边而告之曰。 我有怨家。 是长寿王子。 恒恐行来卒与我相逢。 今相恃怙。 幸相助备之。 长生对曰。 唯然。 当为大王展力效命。 后日王问长生。 汝宁好猎不。 对曰。 臣少好猎。 王便敕外严驾。 因与长生共出行猎。 适入山林便见走兽。 王与长生驰而逐之。 转入深山惑失道径不能得出。 迷惑三日。 遂至饥困。 王因下马解剑以授长生曰。 我甚疲极。 汝坐我欲枕汝膝卧。 长生言诺。 王便得卧。 长生自念。 我前后以来求索子便。 今日已得我所愿。 便拔剑欲杀贪王。 思惟我父临死时嘱我恳恳。 奈何快我愚意而违慈父绝殁之教。 即内剑而止。 王便惊悟问长生曰。 我梦见长寿王子欲来杀我。 我大惊怖。 何以如此。 长生曰。 是山中有强鬼神见大王在此故来恐怖大王耳。 臣自侍卫。 王但安卧无所畏惧也。 王还得卧。 长生复拔剑欲杀之。 重思忆父言复止。 王复惊悟。 告长生曰。 我故复梦见长寿王子故欲来杀我。 我大畏之。 何以尔也。 长生曰。 是故山神所为耳。 王无所畏也。 王复还卧。 长生复拔剑欲杀之。 思惟父言复止。 遂弃剑于地。 无复杀王之意。 王复惊悟。 告长生言。 我复梦见长寿王子自言原赦不复杀我。 于是长生曰。 我即是长寿王太子长生。 我实故来出欲杀大王以报父怨。 念我父临死时殷勤嘱我。 不欲使我报怨。 而我愚痴故欲违父之言。 详思父教恳恻殷勤。 不敢违之。 是故今投剑于地以顺父言。 虽尔犹恐后日迷惑失计而违亡父教也。 今故自告。 愿大王。 便诛伐我身早灭其恶意。 可使终始断绝也。 王乃自悔曰。 我为凶逆不别善恶。 贤者父子行仁淳固至死不转。 而我贪酷初不觉知。 今日如是命属子手。 子故怀仁惟忆父言而不相害。 诚感厚润。 今欲还国当从何道也。 长生言。 我知道径前故来者。 迷惑大王欲报父怨耳。 长生遂与王俱出林外。 便见群臣散满林际。 王便止坐施设饮食。 王问群臣。 卿等宁识长寿王子长生不。 中有不识者。 对曰不识。 中有识者。 昔受长生恩。 恐王杀之。 亦言不识。 王便指示言。 是即长生也。 王曰。 从今日始我自还我故国。 愿以此国还付太子。 从今日始。 卿为我弟。 若有他国来相侵夺。 当相救助。 王遂率臣兵归其本国。 国有奇物更相贡遗。 佛告诸比丘。 时长寿王者今我身是也。 太子长生者阿难是。 贪王者调达是。 调达与我世世有怨。 我虽有善意向之。 故欲害我。 阿难与之本无恶意。 故至相见即有和解之心。 菩萨求道勤苦如是。 至见贼害无怨恚之心。 故自致得佛为三界尊。 诸比丘欢喜为佛作礼。 发布时间:2025-05-14 14:54:11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book/6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