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凡例(十二则) 内容: 一、本书分为三卷。 第一卷搜集以往事例,以引发人们的戒淫之心。 第二卷分门别类加以剖析,阐述戒淫的方法与事宜。 第三卷以问答的形式破除疑惑,以坚固戒淫的决心。 各卷内容由浅入深,不能前后颠倒。 二、书中引用的因果事例及古人议论,均一一注明出处,以供查阅考证。 如果同时在几本书上都有记载,就选择有代表性的内容加以列举。 三、古来贞节和淫乱方面的事例,不少都流传很广,如果不是确凿无疑,一概删去。 对现在发生尚未刊行的因果事例,则多有收录。 四、古人编写记事类书籍,往往只是简单地各篇顺次列举出来,不分章节,读者容易产生厌倦。 所以本书在编写中,将不同事例加以分类、标名,有针对性地进行劝戒,处处引人注目。 五、第一卷的事例摘自各种著述,原文雅俗繁简各有不同,本书收录时对文字有所改动,以统一风格。 六、戒淫一类的书,前人在义理方面多有阐扬,但大都是引用以往的事例加以劝戒而已。 能够把入门修行的办法一一讲明,同时又包含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却从来没有过。 七、劝世的文章,有的初读时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很吸引人,但仔细看过后,只需用一两句话就可以概括。 本书努力杜绝这种情况,因此“受持篇”中的内容全都言简意赅,虽然表面上只是在讲戒淫,实际上治国修身之道都包括在其中。 希望读者不要走马观花,辜负作者的良苦用心。 八、淫欲的根源在于贪爱,贪爱之心不断除,就像冬天的草叶虽然枯黄,然而根须还在,到了春天仍会发芽。 所以第二卷中讲述了“不净观”等修行方法,就是为了在产生淫欲之前彻底断除淫念。 读者若能身体力行,自能体会其中的奥妙。 如果只是随手翻阅,认为无关紧要,则只能让作者徒自惋惜了。 九、本书前两卷,对戒淫的原则和修持方法作了全面阐述。 对这样做的原因和依据,可能会产生种种疑问,因此在第三卷对常见的一百个问题作了解答,以使本书内容完整。 十、人生最迫切的问题,莫过于生死轮回。 不论儒家还是佛家,都应当认真研究这一问题。 人们往往以为这是佛学的范畴,因此很久以来都避而不谈。 本书既是为了利益世人,对此问题不再畏首畏尾,在后两卷中,对生与死的原因、阴间与阳世的状况等,仅就自己所见做了论述。 十一、本书三卷内容,根据需要可以拆分为几十个独立的部分。 每个部分在排版时都已算好字数,与其他部分拆开时,起始页和结束页都保持完整。 这样不仅便于读者在每个部分后面增补相关内容,而且可以作为字幅张贴出来勉励自己。 十二、著书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通俗浅近则文人没有兴趣,典雅深奥又不适合大众阅读。 虽然浅显易懂,愚钝者还是会感到难以理解。 再精炼周密,智识者仍会认为粗疏。 就是古代的圣贤活在今天,恐怕也难以满足所有人的要求,何况是我们这些弟子呢? 本书所讲的戒淫的道理与方法,有的是为了家庭幸福,有的是为了身体安康,有的是为了获福消灾,有的是为了修身养性,有的是为了超生死、出三界。 就像药店中各种药都有,读者可以按照自己的病症选择服用。 玉峰怀西居士周安士谨记 发布时间:2020-12-11 09:51:17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book/18.html